贝科动物马氏珠母贝外套膜受刺激可形成珍珠。马氏珠母贝是我国主要养殖的珠母贝,又称海水珍珠,它手术植入方便,受核率高,育成的珍珠粒大且圆,光彩美丽,享誉海内外。
一、经济价值
珍珠自古以来被人们视为珍贵的宝物,价值昂贵,既可药用,又可作为装饰晶。珍珠性寒味甘、咸,具有安神定惊、明目消翳、解毒生肌的功效,主治惊悸失眠、惊风癫痫、目生云翳、疮疡不敛等症。目前,世界上对珍珠的需求量很大,我国产“南珠”在国际市场上备受青睐,有西珠(西欧产)不如东珠(日本产)、东珠不如南珠之说。
二、生物学特性
(一)形态
贝壳两片不等,右壳较干,左壳稍凸,壳呈斜四方形,壳顶位于前方,后耳大,前耳稍小,背缘乎直,腹边圆,边缘鳞片层紧密,末端翘起。右壳前耳下方有一明显的足丝凹,足丝孔大,足丝呈毛发状。壳面暗褐色,同心生长轮纹极细密,成片状,薄而脆,极易脱落,在贝壳中部常被磨损,在后缘的排列极密,延伸成小舌状,末端翘起。贝壳内面中部珍珠层厚,光泽强,边缘淡褐色。闭壳肌痕大,长圆形(图3)。
(二)生活习性
1.栖息深度和底质
马氏珠母贝属暖海性品种,一般生活在较宽的外海性海湾海岸和沿岸自低潮线以下至10米水深左右的海底。各海区马氏珠母贝的垂直分布与该海区的风浪、底质有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说在风浪较大,底质不够稳定的海区,栖息较深;反之,在风浪较小,底质比较稳定的海区栖息的深度较浅。幼贝分布的水层从低潮线开始至水深5米,以下就很少见,其中以3米左右的深度栖息密度最大。
幼贝随着身体的成长而逐渐向深水处移动。马氏珠母贝一般在沙泥混有石砾及贝壳碎屑的底质处生长,有的则附着在其他贝类如江珧、贻贝等的表面生长。而在珊瑚礁或马尾藻生长繁茂的海底,珍珠贝的附着少。纯泥质的海区,缺少附着基地,又会引起海水过度混浊,影响珠母贝生活、繁殖,引起病虫害,一般没有马氏珠母贝分布。
2.水温和水质
水温和马氏珠母贝的分布有着密切的关系,要求有较高的水温。马氏珠母贝适温范围为15—30℃,最适水温为23—25℃。同时要求海区海水有较高的相对密度,马氏珠母贝正常生活的适宜相对密度范围为1.015—1.028,最适相对密度为1.02——1.025。
3.食性
马氏珠母贝是通过鳃的纤毛运动造成水流,当海水经鳃时,海水中的悬浮物质被鳃过滤下来,其中一部分则成为它的食料。常见的食料是较小型的浮游植物和圆筛藻属、菱形藻属、针杆藻属的硅藻和甲藻,以及小型的浮游动物,如甲壳类的无节幼体、一些贝类的担轮幼虫和面盘幼虫、有机碎屑、浮泥。
(三)繁殖
马氏珠母01几乎全年都可繁殖,但主要的繁殖期集中在每年5—10月份,水温上升至22℃时就有小部分个体开始进行繁殖,进入繁殖盛期的水温一般都在25℃以上。
第1年出生的马氏珠母贝到第2年的繁殖期已具有繁殖能力。马氏珠母贝的性别一般认为是雌雄异体,但它的生活史中有性转变现象,因而也可以找到一些雌雄同体的个体。性转变现象多见于幼龄的个体,3—4龄的个体性别比较稳定。在繁殖季节,雌雄珠母贝的精卵在体外结合,即成受精卵。受精卵大约在受精之后24小时发育成为面盘幼虫,贝壳越来越明显,由原来的马鞍形发展成为D字形。此时的面盘幼虫称为D形幼虫。发育比较快的个体在受精后的第了天,由于壳顶的隆起使原来的D形贝壳变成略带圆形,这种幼虫称为早期壳顶幼虫。壳顶幼虫经过7天的发育变成成熟的幼虫,成熟幼虫2—3天后在面盘的后方生出足部,接着面盘逐渐萎缩退化,这就是变态期的开始。变态期的幼虫用足部匍匐爬行一段时间之后,就分出3—4条足丝附着在其他物体上进人附着生活。
三、马氏珠母贝养殖技术
(一)采苗
幼苗是培育成贝的基础,可通过两种途径获得。一种为海区采集天然幼苗,另一种室内人工育苗。
1.海区采集天然幼苗
(1)采苗时间
采苗时间应是马氏珍珠贝的繁殖季节。马氏珍珠贝的繁殖季节在4—10月,其中5—7月是盛期,一般出现2—4次的产卵高峰,因此采苗工作以5月上旬开始进行为宜。
(2)采苗器的种类及投放
采苗器除了来源广泛经济耐用和附苗率高外,能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更为理想,还要以不致影响采苗场的底质,轻便耐用,以及便于收幼苗为原则。目前常用的采苗器有聚乙烯网笼(网目2—3毫米)、树枝、贝壳(贻贝、牡蛎、蚶等)。采苗器投放水层以1.5—3.5米为好。在海况比较稳定的情况下,采苗器投放水层可浅一些,-一般可采用1—2.5米水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