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茶农业网 — 助力农村创业者走上致富之路!

泥鳅养殖春季注意预防水霉病

来源:互联网时间:2023-09-10 04:49:40标签: 泥鳅 当前位置:黑茶农业网 > 养殖技术 > 手机阅读

水霉病又称肤霉病或白毛病,是水产动物真菌病之一,引起这种病的病原体在我国淡水水产动物体表及卵上发现共有十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是水霉和绵霉,此病菌对温度适应范围广泛,一年四季都能感染鳅体,发病的高峰期在每年的早春和晚冬,即水温在14℃-18℃左右。从卵到各龄鱼都可感染。水中自由游动的水霉的动孢子侵入伤口或卵膜,吸取皮肤及其组织内的营养而迅速生长,菌丝与伤口的组织细胞缠绕粘附,使组织发炎、坏死,水产动物很快瘦弱死亡,死后不久水霉繁殖特别快,所以水霉具腐生性,对泥鳅是一种继发性感染。

一、致病的因素:

1、是水温剧烈变化(抵抗力下降,组织变坏)。

2、是受伤或局部的组织坏死。

3、是在季节交替时易发生。

4、是卵堆积(造成局部缺氧,卵膜开始腐烂被感染)。

二、诊断

疾病早期,肉眼见不到异常情况,当肉眼能见时,菌丝不仅侵入伤口,且已向外长出外菌丝,似白色棉毛状,俗称“长毛”、“生毛”。由于霉菌能分泌大量蛋白质分解酶,机体受刺激后分泌大量粘液,病鱼开始焦躁不安,与其他固体物发生摩擦,以后鱼体又被感染,负担过重,游动迟缓异常,食欲减退甚至停食,最后衰竭而亡。

在鱼卵孵化过程中,可见到抱子萌发和穿入卵壁内并悬浮在卵的间质或卵间隙中生长和分枝,这样,卵膜内长有内菌丝,卵膜外丛生大量外菌丝,故叫“卵丝病”。被寄生的卵,因外菌丝呈放射状,故称“太阳籽”。用肉眼观察时,根据上述情况可作初步诊断,必要时可用显微镜检查进行确诊。

三、预防措施

1、泥鳅水霉病的预防

(1)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鱼体抵抗力。方法:每10千克泥鳅用鳝宝金维他0.3-0.6克,每天喂2次,连喂3天。

(2)苗种下塘前15天彻底清塘,杀灭病原体。鱼种下塘前用3%的食盐溶液浸洗消毒或用水霉灵3克/立方米水体浸洗5-10分钟,均有较好疗效。

(3)饲养密度合理。

(4)防止低温寒潮。方法:可增加保温材料或加温越冬,视情况而定。

(5)拉网运输和放养鱼种时,操作要细致,不使鱼体受伤,最好用“鳝宝转安康”按每立方米水5克,”鳝宝益碘“2毫升/立方米水浸泡5-10分钟后投放。

2、泥鳅鱼卵水霉病的预防

(1)鱼巢孵化缸(室)或暂养池严格消毒。方法:孵化前10天用“鳝宝杀毒先锋”2毫升/立方米泼洒消毒。

(2)加强亲鱼培育,提高鱼卵受精率。选择晴朗天气进行繁殖。

(3)鱼卵孵化时,首先在收集清洗鱼卵后用浓度为3毫克/升的水霉灵溶液浸洗5-10分钟,鱼卵进环道后隔8-12小时用水霉灵溶液泼洒1次,使池水呈0.5毫克/升浓度。

(4)防受精卵受感染,用1%食盐与0.04%小苏打混合溶液浸泡10-15分钟。

(5)止鱼卵堆积而缺氧。方法:合理鱼卵孵化密度,将死卵捞出,否则危及健康的鱼卵。

四、治疗方法

(1)泥鳅感染水霉病,可采用水霉灵3克/立方米水体和“鳝宝益碘”2毫升/立方米水体泼洒,间隔三天再泼洒一次。

(2)水霉病以在早期治疗为佳。

推荐阅读:水霉病防治也可试试食盐

上一篇会计转行养鹿,深度开发+特色旅游,年销400万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养殖技术本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