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茶农业网 — 助力农村创业者走上致富之路!

黑茶制作工艺解读及常见黑茶分类

来源:互联网时间:2023-02-23 10:18:18标签: 当前位置:黑茶农业网 > 黑茶新闻 > 手机阅读

黑茶,又叫番茶,是内地茶区和北方少数民族地区在茶马交易的过程中演化发展起来的茶类。古时候,蒸青团茶运输到边塞地区,需要肩扛马驮,长途跋涉,其间由于湿热作用,使茶叶发生了多酚类物质的氧化聚合,碧绿的蒸青绿茶运到了遥远的目的地,其外观自然氧化变成了乌黑色,习惯上,人们称之为“黑茶”。

关于黑茶的记载,最早见于明嘉靖三年的御史陈讲奏疏:“以商茶低伪,征悉黑茶。地产有限,仍第为上中二品,印烙篾上,书商名而考之。每十斤蒸晒一篾,运至茶司,官商对分,官茶易马,商茶给卖。”这段文字讲的是安化黑茶味厚价低,对汉川一带的官茶形成了巨大冲击,无奈之下,安化黑茶必须由商茶演变为官茶,用于茶马交易。在此之前,只有四川的“乌茶”参与茶马交易。四川乌茶,应该是中国黑茶最早的雏形。

我们把视线转移到唐宋便会发现,茶青细嫩、等级较高的蒸青团茶,产量稀少,且掌握在达官贵族手里,只有粗老绿茶的蒸压片茶,才会被运送到边区参与交易。另外,即使早期供应边疆地区的黑茶采用嫩度较高的芽叶加工而成,也会因产量的原因,局限于西北地区的上层社会饮用。到了宋朝末年,西北地区由于人口激增,出现了“黑茶供应不足,请奏增加生产,运销西北各省”的奏章,在无法解决茶叶供需矛盾的窘境下,临近少数民族地区的四川茶区,只有供应较粗老的茶叶,“以充其数”,勉强完成朝廷下达的生产任务。

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四川的蒸青绿茶,首先会由当地的茶课司运交茶马司,与西北各游牧民族进行茶马互易。到了明代洪武六年,太祖诏令:“天全六番司民,免其徭役,专令乌茶易马。”文中的“乌茶”,就是氧化红变了的粗老绿茶,滋味由青涩变得醇和了。洪武二十一年,朝廷命令用四川岩洲产的黑茶易番马。这时的“乌茶”增加了“贮仓”陈化这一关键的加工环节,已明显不同于绿茶。

四川供应边区的由粗老绿茶蒸压而成的片茶,因受古代运输条件的局限,加之路途遥远、天气多变、风雨交加,简易包装的茶叶运到边民手里,发生了氧化红变,这是非常普遍、自然之事。人们在饮用时发现,粗老的绿茶经过不同程度的自然氧化或渥堆后,颜色发乌变黑,茶汤变红,粗青气消失,滋味不苦不涩了,古人于此得到启示,并加以改进,便陆续产生出了今天的各种黑茶。

自从安化黑茶被明朝定为官茶之后,四川产的黑茶,因茶味淡薄,被迫主要销往康藏一带。西北地区的茶需逐渐被品质更佳的安化黑茶取代了。清代顺治十八年,清政府应达赖喇嘛的要求,在云南永胜开设茶马互易市场,云南生产的普洱茶,才正式销往西藏的西南部和云南西北部的藏区。广西的六堡茶,由于水路运输的便利性,主要销往两广、港澳和东南亚的华人聚居区。

我们常见的黑茶类,主要包括云南普洱茶,湖南的黑茶、茯砖,广西的六堡茶,四川的藏茶,湖北的青砖茶,祁门的安茶等。黑茶制作的基本工艺,大体包括鲜叶萎凋、杀青、揉捻、干燥(毛茶)、渥堆、筛分、陈化、蒸压、干燥等环节。

渥堆,是黑茶类区别于其他茶类的一个特殊工序,也是形成黑茶品质的一个最为关键的环节。审视黑茶的制作工艺便会发现,黑茶的前段做法很像绿茶,在杀青时,必须迅速提高鲜叶杀青的叶面温度,确保多酚氧化酶在短时间内被灭活;后段很像红茶,需要一个发酵过程。但又不同于红茶,黑茶在渥堆的湿热过程中,微生物对形成黑茶特殊品质的色、香、味等,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黑茶在初制过程中,必须高温杀青,氧化酶作为一种蛋白质,受热变性后,不存在复原和再生的可能,唯有这样,才能确保毛茶品质不会氧化红变,不会向红茶的转化方向发展。在渥堆的关键工艺中,渥堆毛茶的适宜温度和水分,启动了微生物种群的生长和新陈代谢,微生物代谢所分泌的胞外酶,提供了茶叶发生氧化聚合与降解转化所必需的酶的种类和活性水平,因此,为毛茶中儿茶素的氧化、纤维素的分解、果胶质的裂解,及蛋白质的降解等,提供有效的生化动力,使茶叶的内含物质发生了极为复杂深刻的变化,从而形成黑茶特有的滋味醇和、不苦不涩、汤色橙黄不绿、叶底黄褐不青的品质。(摘编自《茶路无尽》静清和,原题:《黑茶边销后发酵》)


上一篇白沙溪黑茶作为中国传统黑茶标准样进驻俄罗斯

下一篇十大高端黑茶品牌排行榜

黑茶新闻本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