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冬季养殖蜗牛,饲养室的温度一定要控制在20℃~30℃之间,如果温度降到15℃以下,或者忽高忽低,蜗牛就会分泌黏膜,或蛰伏不动。我国除东南沿海一带能自然越冬外,其余地区必须进行冬季保温,才能确保蜗牛安全越冬。
蜗牛养殖:蜗牛室内养殖的三种方法
一、冬眠
气温下降到15℃前加强营养,让其吃足吃好。即将低于15℃时,将野外养殖的蜗牛移入室内的池、箱中。饲养土可加厚至25厘米以上。也可在蜗牛形成膜封住壳口后,将每只蜗牛的壳口朝下,分层紧密排列,每层之间隔开5厘米左右,最上面一层螺的上层再盖以10厘米厚的土,进行高密度越冬。越冬用土含水量要低,不超过10%,平时不洒水或少洒水。越冬用土中的蚯蚓等要清除,防止钻入壳口内引起蜗牛死亡。越冬池温度能保持在5℃以上就可安全越冬。
二、冬繁
1、温度
用人工措施保持饲养室一定的温度、湿度、提供充足的饲料,不仅可以解除蜗牛的冬眠,而且还可能达到冬繁的目的。可在饲养室内使用火炉,炉上连接铁皮烟筒,烟筒绕饲养室一圈后通出室外,制成成套保暖设备,亦可用电加热器、玻璃暖房、温室等加热方法保持室温。可根据实际条件,采用成本低效果好的保温措施。越冬期饲养室室温应控制在20℃~30℃之间,不低于15℃。在一个控温饲养室内,不同处有一定温差,靠近热源处的温度高,可将幼螺旋转在温度较高的地段。温室的水分蒸发快,要注意换水、洒水。可经常放盆热水,让其蒸发,提高空气湿度。另外,为防止空气污浊,要适当通风换气。
蜗牛卵孵化的温度最好在26℃左右,可以将孵化箱放在上层或者靠近炉子旁;成螺可放在中层,这样可以让蜗牛加速繁殖;1~4月龄螺可放在下层养。
2、湿度
冬季,由于采用人工加温后,饲养室内的空气和饲养土容易干燥,必须做好保湿工作,每天在地面上洒水一次,对饲养土也至少每天洒水一次,让其保持湿润。但不要用冷水直接喷洒,可以用与室温差不多的温水。也可用在木屑炉上烧水的方法来提高空气湿度。
3、调节空气
温室的面积比较小,但是放养的密度高,加温时会产生过多的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硫,同时残饵和粪便又易腐败分解,更使室内空气污浊。这对蜗牛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很不利。蜗牛在温室中的耗氧量为44微升/克/小时,当不能获得足够的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时,可窒息死亡。因此,要经常通风换气,以保证有充足的氧气。
4、饲料投喂
可一每日或隔一日喂一次,投喂的量可以根据温度以及蜗牛平均的摄食情况灵活的掌握。
5、观察
有时间时最好注意观察蜗牛的活动情况,如果发现有不正常的现象,要及时采取措施。
蜗牛一般经过5~6个月的饲养(从孵化后算起),即可采收出售或加工。以未达到性成熟的个体作商品最为合适。
三、催肥
把蜗牛放入潮湿的草棚里,喂以新鲜蔬菜、小麦、糠麸、玉米粉和糖,等饲养到所需规格时,停止喂食,转而喂水24小时,即可从棚内取出进行加工处理。
四、采收
1、时间
室外养殖的,一般在5~9月进行。室内养殖的(包括冬季加温饲养),全年随时都可采收。
2、标准
每个蜗牛壳高达到4厘米以上,体重30克以上(具体规格应按供销部门或外商要求而定);外形完整,无伤残、破壳;黏液多,无臭味,腹足肥满,活动自如。
3、方法
室内养殖的,可伸手入池、箱中选择采收大小适中健康活跃的个体装入筐内,然后再加工处理。室外养殖的,也是用人工进行采收。倘若野地或田头养殖的面积较大时,可利用蜗牛出来活动或取食后常躲入草堆的习性,傍晚在养殖地里每隔1.5米左右放置一小堆草,并撒上一些炒熟的米糠,蜗牛闻到香味就会群集摄食,清晨翻开草堆捡拾大的留下小的。或在夜间,乘蜗牛从隐蔽处爬出来活动、取食时,持手电,用手轻轻采捉。要注意轻拿轻放,以免把螺壳碰破。
五、小结
如果采收的蜗牛达不到商品标准,可以进行短期的暂养催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