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别称鱼鳅、泥鳅鱼等,为鳅科泥鳅属鱼类,广泛分布于亚洲沿岸的中国、日本、朝鲜、俄罗斯及印度等地,在我国分布各地,南方分布教多,北方不常见,和其它的鱼不相同,无论外表、体形、生活习性都不同。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下泥鳅池塘搭建和养殖技术有哪些吧?
一,泥鳅池塘搭建
1、选地
泥鳅对于水质的活性是比较看重的,所以选址的时候水的流动性是要首先考虑的,最好能选择在流水较大的水道地带,当然也可以自己搭建引水管道。因为泥鳅比较细小,有比较喜欢钻洞,所以所选地的底部一定要相对结识,避免后期底部出现较大的裂缝引起泥鳅的逃跑。最后就是交通方面要方便,这样无论前期的管理还是后期的收获能相对方便的进行,也利于大家日常对于池塘的巡视。
2、池塘建设
当坑挖好后要先将底部打压一遍,使池底平稳夯实,不易损坏后期搭建的池塘。池塘池壁高度搭建1米左右,上面可以镶嵌一定的石头,池底也可以用砖头搭建,厚度在30厘米左右。池壁要呈现一定的坡度,方便泥鳅夏季或者下雨时的透气需求。在50-60厘米左右的地方设置溢水口,防止池水过深。为了更好的拍出池底的废水,排水口要尽量在池底的最低部位,且要加装防护网,排水口一定要高于水面。
3、池塘处理
为了防止一些外来因素的影响,池塘上方是需要建设防护网的,最好选用无孔的布料,这样在夏季还能遮阳,网高在1米左右即可。池塘内部建设完毕后需要先清洗,清洗完要拍出剩余的水分,然后暴晒一周左右消毒,再用石灰水清除一些残留的病菌。当消毒完成后可以准备放入幼苗,放入前要先放水沉淀一天左右再放幼苗。这个时候池面还需要种植一些水生物。
4、注意事项
刚搭建好的池塘初期定要多检查,看看那些方面需求改进,按自己的需求来完善,尤其是水口的检查。池壁上面的一些塑料布是否存在什么缺陷,泥鳅是否会因此跑出去都是需要注意的。池内则要检查水生植物是否会影响到泥鳅的正常生存,还有池塘初期消毒是否彻底。这些都是需要注意的地方。
二,泥鳅的养殖技术
1、场地准备
泥鳅养殖经过多年的繁殖,养殖模式也是多种,有稻田养殖、网箱养殖以及常见的池塘养殖,下面主要讲解池塘养殖模式。首先选择养殖的池塘要求避风向阳、水源充足,水质不一定要好,泥鳅对于水质的要求不高,但一定不要被农药和化学药剂的污染。在养殖前首先要对池塘进行清塘消毒措施,在适当的培养一些水生植物,一为泥鳅生长提供一个遮阴、安静的胡哪家,二是可以提供一些天然饵料。
2、放苗
选择体表光滑、无病害、体表无损伤、活动力强的泥鳅苗,还有就是放养的苗种最好规格整齐,这样易于管理,投喂易于掌控。发苗期前先对苗种进行消毒处理,可用2%的食盐溶液浸泡十分钟,可消灭体表的细菌微生物,减少病害发生几率。放苗时要注意养殖密度,养殖密度高,易引发病害,养殖密度低,浪费水资源和饲料,一般3cm左右的幼苗每平米可放养100尾,而5cm左右的幼苗每平米可放养60尾,养殖环境好可适当增加,反之减少。
3、水质管理
泥鳅虽然对于水质要求不高,但水质的好坏关系到泥鳅的产量,此外做好水质管理可降低养殖成本,既可提高产量,又可降低成本,所以养殖泥鳅时抓好水质管理是实现经济收益最大化的关键。水质要求肥、活、爽、嫩,在养殖时,可根据水质的情况适时的进行施肥,保证水质肥度,使其处于活、爽的状态,一般良好的水质色绿色,透明度高,水生植物生长良好,而若水质浑浊,透明度低,就要及时注水或换水。
4、饲料投喂
要想泥鳅生长快速,快速增膘,饲料是关键一点,要求饲料的蛋白质含量要在30%左右,粒径在2.3毫米以内。投喂量一般是根据泥鳅的体重和水温来控制的,在水温15度左右时,泥鳅开始生长,这时投喂量是体重的2%,而水温到达20-28度,摄食量增加,生长快速,所以要加大投喂量,这时的投喂量达3%-4%,还要相应的增加投喂次数。在夏季高温时,泥鳅会钻入泥土中避暑,停止摄食,所以这时要注意投喂方法,可以选择在早晚温度相对较低的时间进行投喂,避开正午光照最猛烈的时间段。
三,泥鳅吃什么食物?
1,泥鳅别称鱼鳅、泥鳅鱼等,为鳅科泥鳅属鱼类,广泛分布于亚洲沿岸的中国、日本、朝鲜、俄罗斯及印度等地,在我国分布各地,南方分布教多,北方不常见,和其它的鱼不相同,无论外表、体形、生活习性都不同,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泥鳅吃什么食物吧!
2,泥鳅多在晚上出来捕食浮游生物、水生昆虫、甲壳动物、水生高等植物碎屑以及藻类等,有时亦摄取水底腐植质或泥渣,在人工养殖的时候,投喂的饵料种类有蝇蛆、鱼粉、猪血粉、蚕蛹粉、米糠、麦麸、菜饼等。
四,泥鳅的生活习性
1、栖息:泥鳅喜欢栖息于静水的底层,常出没于湖泊、池塘、沟渠和水田底部富有植物碎屑的淤泥表层,对环境适应力强。生活水温10~30℃,最适水温为25~27℃,故应属温水鱼类。当水温升高至30℃时,泥鳅即潜入泥中度夏。冬季水温下降到5℃以下时,即钻入泥中20~30厘米深处越冬。
2、繁殖:泥鳅2冬龄即发育成熟,每年4月开始繁殖(水温18℃),产卵在水深不足30厘米的浅水草丛中,产出的卵粒粘附在水草或被水淹没的旱草上面。孵出的仔鱼,常分散生活,并不结成群体。
3、呼吸:泥鳅不仅能用鳃和皮肤呼吸,还具有特殊的肠呼吸功能。当天气闷热或池底淤泥、腐植质等物质腐烂,引起严重缺氧时,泥鳅也能跃出水面,或垂直上升到水面,用口直接吞入空气,而由肠壁辅助呼吸,当它转头缓缓下潜时,废气则由肛门排出。冬季寒冷,水体干涸,泥鳅便钻入泥土中,依靠少量水分使皮肤不致干燥,并全靠肠呼吸维持生命。
五,泥鳅的品种分类
1、青鳅:青鳅一般称泥鳅,体为长圆柱形,尾部侧扁,口下位,呈马蹄形。口须5对,上颌3对,较大,下颌2对,一大一小。尾鳍圆形,鳞片细小,埋于皮下。体背及背侧灰黑色,并有黑色小斑点。体侧下半部白色或浅黄色,尾柄基部上方有一黑色大斑。体表粘液较多,头部尖,吻部向前突出,眼和口较小。
2、大鳞副泥鳅:大鳞副泥鳅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及其附属水体。体形酷似泥鳅。须5对。眼被皮膜覆盖。无眼下刺。鳞片大,埋于皮下。尾柄处皮褶棱发达,与尾鳍相连。尾柄长与高约相等。尾鳍圆形。肛门近臀鳍起点。
3、中华沙鳅:中华沙鳅分布于长江中、上游。又称钢鳅。吻长而尖。须3对。颐下具1对钮状突起。眼下刺分叉,末端超过眼后缘。颊部无鳞。肛门靠近臀鳍起点。尾柄较低。栖居于砂石底河段的缓水区,常在底层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