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咸菜,两三百斤半天就要遭抢完!价格公道,味道还特别好。”在石柱南宾镇,许多人都知道岑维兰。
一名普普通通的农妇,有这般本事?近日,笔者慕名来到南宾镇华丰社区,听岑维兰讲述她25年来制作咸菜的故事。
一次偶然,笔者见到岑维兰的时候,系一条白围腰的她正在家中切萝卜条。边上,摆放着六大盆腌制成的咸菜,香气扑鼻,令人垂涎。
岑维兰今年70岁,4个子女都在浙江打工,留下她和老伴刘成刚在家。
一次偶然,她开始了咸菜制作。
1988年的一天,她得了重感冒,头重脚轻、食欲全无,于是专门到县城农贸市场买了点胡豆瓣回来下饭,不想这胡豆瓣好看却难吃。
失望之余,向来爱动脑筋的岑维兰干脆自己动手,做出几大碗豆瓣来,大快朵颐。
病好后,她闲不住,再接再厉做了几十斤胡豆瓣拿到场镇农贸市场上,竟然被抢购一空。
岑维兰倍受鼓舞,又试着推出了碎碎菜、大头菜、萝卜干等多种咸菜,口碑越来越好。
悟出道理
这些年来,岑维兰慢慢地悟出了这样一个“大道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大鱼大肉吃得多了,对清淡、可口咸菜的需求量也会逐渐上升。
2011年,老伴刘成刚从单位退休后,她有了更多的空闲时间,开始扩大咸菜生产量。
与此同时,她还下苦功夫对咸菜的制作配方进行了改良。
咸菜更香了,味道更好了,销售量也越来越大了。
在农村,萝卜、青菜等随处可见,咸菜制作成本并不高,这个行当的经济效益显然不低。
如今,岑维兰的咸菜品种已达十多个,风味各异,却有一个共同之好处:脆生生、甜滋滋,还香喷喷。
远销浙江
在咸菜叫卖上,岑维兰没什么花哨的招数。每逢赶场天,在南宾镇煤坪农贸市场找个位置,将十多种小咸菜摆上,任由顾客挑选,所有咸菜一个价。
也奇怪,她的咸菜总是特别好卖,每次几百斤咸菜,都是小半天时间就卖完。
这成了煤坪农贸市场一个不大不小的奇迹。
因为风味独特,甚至远至浙江、广东等地,也有几家餐馆不时打电话来订货。
“她做咸菜赚的钱,比我这个副处级退休干部的退休工资还多。”刘成刚笑着说。
从2011年至今,岑维兰每年的纯收入都在6万元左右。
“商业机密”
她的咸菜为啥这么受青睐?
岑维兰说,这里头其实没什么“商业秘密”,一定要说有的话那就是货真价实:原材料保证质量,霉变、腐烂的坚决不用;佐料一律选用品质上等的:白酒必须是50度以上,正规厂家出产;干辣椒,价格低于10元/斤的不考虑。
佐料中的干辣椒购回打成粉末后,用不完的部分必须用食品袋密封好,放入冰箱,这样才能保证色泽、口感不变;至于食品添加剂和色素,那是从来都不使用的……
采访结束之际,七旬高龄的岑维兰无意中透露出了一个“大计划”:尽快建一家真正的咸菜加工厂,哪怕规模稍小一点,这样就可以把“事业”再做大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