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茶农业网 — 助力农村创业者走上致富之路!

如何防治甘蓝菌核病?

来源:互联网时间:2023-09-11 03:53:31标签: 当前位置:黑茶农业网 > 种植技术 > 手机阅读

菌核病为害茎蔓、叶片和果实。茎基部患病,初生水渍状斑,后扩展成淡褐色,造成茎基软腐或纵裂,病部外表生出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叶片患病,叶面上现灰色至灰褐色湿。

腐状大斑,病斑边际与健部分界不明显,湿度大时斑面上现絮状白霉,终致叶片腐烂。果实患病,初现水浸状斑,扩展后呈湿腐状,其表现密生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发病后期病部外表现数量不等的黑色鼠粪状菌核。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播种前用10%食盐水或10%~20%硫铵液漂洗种子,晾干后播种。

播种前把育苗床温调到55℃处理2小时,可以杀死土壤中的菌核。

与十字花科作物进行2~3年轮作。

深翻土地,把残留在地表的菌核,埋入土层10厘米以下。

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不要偏施氮肥。加强排水,使土壤适度干燥。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将病株带出田间烧毁或深埋。

2.药剂防治。发病初期要及时喷药保护,重点喷洒植株茎基部、老叶及地面。可每亩用5%氯硝铵粉剂2~2.5公斤加细土15公斤拌匀后撒在行间。喷药选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上一篇如何防治花菜猝倒病?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种植技术本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