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茶农业网 — 助力农村创业者走上致富之路!

南美白对虾“黑脚偷死”,检出偷死野田村病毒一例

来源:互联网时间:2023-09-08 10:01:55标签: 养虾养殖技术 当前位置:黑茶农业网 > 养殖技术 > 手机阅读

         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西埔镇一南美白对虾养殖池塘,高位池,冬棚,面积1.8亩,平均水深1.6米,底部纳米管增氧(见图1),2016年11月13日一次性放苗50万尾,目前规格160尾/kg左右,每日三餐,两餐投喂饲料,一餐投喂冻丰年虫。
       
2017年2月15日,在池塘的排污口处发现1尾死虾;
       
2月16日,在排污口处发现80尾死虾,部分死虾呈现“黑脚”症;
       
2月17日,在排污口处发现200尾死虾,下午3点40分到该养殖池塘调查,测定水温23.3℃,水质指标pH值8.0、氨氮0.4mg/L、亚硝酸盐0.4mg/L、溶解氧7.03mg/L,水中藻类以绿藻为主。在池塘的楼梯口处可见发病虾距水面5~10cm处游水(见图2),从池塘中部排污口处捞出大量偷死虾,偷死虾有三分之一呈“黑脚”症(见图3)。从料台取4尾未发病虾(见图4)、楼梯口处取8尾发病的虾(见图5),从所取12尾虾的肝胰腺中接种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并取样品分别用95%酒精和波恩氏固定液固定做病毒检测和组织病理切片分析,同时取6尾死虾(见图6)用95%酒精固定做病毒检测。
       
2月18日,共偷死100斤虾;
       
2月19日,共偷死700斤虾;
       
2月20日,抓虾。
       
结果:在28℃经24小时培养,4尾未发病虾虾肝胰腺中未分理出细菌,8尾病虾其中5尾肝胰腺中分离出大量细菌(见图7),分离菌经16S rDNA测序比对初步鉴定为哈维氏弧菌;对采取的18尾虾样品用(RT-)PCR进行病毒检测,结果显示采取的18尾南美白对虾白斑症病毒(WSSV)、传染性皮下及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HHNV)、对虾杆状病毒(BP)、肝胰腺细小病毒(HPV)、虾肝肠胞虫(EHP)、桃拉病毒(TSV)、黄头病毒(YHV)、传染性肌肉坏死病毒(IMNV)、虹彩病毒(IV)均呈阴性;4尾未发病虾和8尾发病虾偷死野田村病毒(CMNV)均呈阳性,6尾死虾中有2尾偷死野田村病毒呈阳性(见图8),将阳性样品的PCR扩增产物进行测序比对,其序列与GenBank中偷死野田村病毒的同源性为99.5%。组织病理切片可见肝胰腺腺管萎缩、腺管间水肿(见图9),其它组织未见明显异常。
       
分析:1、2016年11月,在福建地区高位池和水泥池养殖的南美白对虾出现了一种养殖户称为“黑脚偷死”的疾病,具有明显的传染性,严重的死亡率高达60%。2014年中科院黄海所科研人员通过研究,证实一种新型的野田村病毒是导致对虾偷死病的疑似病原,这种病毒被命名为对虾“偷死野田村病毒”。
       
2、本病例中未发病虾和病虾都感染了偷死野田村病毒,部分病虾能分离出大量的细菌,本病例是否是由偷死野田村病毒感染或继发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病,尚需要进一步的流行病学调查和更多的案例来证实。(利洋水产研究所 雷燕 张文文 戚瑞荣 利洋西埔店 张强 提供 2017.03.09)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图1 发病的高位池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图2 池塘楼梯口处游水的病虾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图3 从排污口捞起的偷死虾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图4 从料台取的4尾未发病的虾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图5 从池塘楼梯口处取的8尾游水的病虾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图6 排污口处偷死的虾呈“黑脚”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图7 所采12尾活虾的细菌分离结果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图8 所取的18尾虾的病毒检测见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图9 肝胰腺腺管萎缩、腺管间水肿

上一篇冬季大棚养殖南美白对虾应激的处理方法

下一篇对虾养殖户放苗管理操作全程解说,让你顺利渡过保苗第一关!

养殖技术本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