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茶农业网 — 助力农村创业者走上致富之路!

乌鸡进补靠谱么 乌鸡的养殖技术

来源:互联网时间:2023-09-13 20:31:32标签: 当前位置:黑茶农业网 > 养殖技术 > 手机阅读
    乌骨鸡去羽毛、内脏的全体人药,称乌鸡。其性平、味甘、人肝、肾、肺经。具有补肝肾、益气养血、退虚热、凋经止带的功效,主治气血虚弱、赤白带下、遗精白浊、脾虚滑泻,消渴及骨蒸劳热等症。有名的传统成药“乌鸡白风丸”就是以本品为主药配制而成。那乌鸡进补靠谱么?现在就为大家介绍一下,乌鸡的养殖前景,乌鸡的养殖技术。         乌鸡进补靠谱么?

   靠谱的,乌鸡在古代就是是进贡给皇帝的贡品,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 有写到“泰和乌鸡甘平无毒,益助阳气,滋阴补肾,之心绞痛”。

  现代科学家检验得出乌鸡中含有十几种珍贵元素,其中:磷711毫克/100克,铁210毫克/100克,钙81.5毫克/100克,镁48.9毫克/100克,铜3.88ppm,锌24.0ppm锰3.78ppm,离子0.69%,,视黄醇0.08毫克/100克,维生素A270iu/100克,核黄素(维生素B2)0.13毫克/100克,维生素B640微克/100克,维生素B128.3微克/100克,总生育酚(维生素E)0.1毫克/100克,叶酸86微克/100克,泛酸0.43毫克/100克。 

    乌鸡的养殖前景如何?

    1、农业市场大观 

  乌骨鸡是我国特有的地方鸡中珍禽,具有其他鸡种所没有的特性。乌骨鸡营养价值高,胆固醇含量低,富含氨基酸、黑色素和游离脂肪酸等,能够增加人体红细胞的血红素含量、调节生理机能、增强免疫能力,为滋补和药用的理想食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黑色滋补食品的乌骨鸡消费量会越来越大。

  我国的乌骨鸡在世界上享誉盛名,特别在东南亚、日本、韩国和我国港、澳特别行政区更受欢迎,每年都有大批活鸡和加工产品销往这些国家和地区。目前在广州、福建、江西等省形成了大批乌骨鸡生产基地,国内外市场前景均看好。

  2、效益分析

  乌骨鸡的抗病能力强,适应性广,管理简单,饲料报酬高,生长快,繁殖周期短,适宜大规模养殖。从苗鸡养到1千克左右的商品鸡,只需要70~100天。每只乌骨鸡的纯利润2元左右,一般家庭养殖场每年可养殖4批,共可养殖2万多只商品鸡,每年纯收入在4万元以上。乌骨鸡的鸡粪是很好的养鱼、养猪饲料和优质的肥料,出售鸡粪也可以得到一定的收入,如果综合利用收入会更高。

  3、发展空间

  目前我国乌骨鸡的种类比较多,主要有白羽乌骨鸡、黄羽乌骨鸡和黑羽乌骨鸡等。市场上白羽乌骨鸡的数量约占70%以上,黄羽乌骨鸡的数量约为20%,黑羽乌骨鸡的数量约占lo%。随着黑色食品消费量的增加,黑羽乌骨鸡在市场上的销售越来越好,发展黑骨黑肉的黑色乌骨鸡较好。

  目前乌骨鸡的销售以活鸡为主,进行乌骨鸡的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各地的生活习惯不同,对乌骨鸡的品种有不同的选择。广东、上海等地喜食白羽乌骨鸡;湖南、福建、昆明等地喜食黑羽乌骨鸡;山东、浙江等地喜食黄羽乌骨鸡。饲养乌骨鸡要根据当地消费者的习惯,选择适宜的品种饲养。

    乌鸡的加工

  乌鸡现多食用,一般的食鸡法均可,尤以清炖最具滋补功效,也可加入其他中药,增益其效用,如制乌鸡白凤丸,可将骨和肉放人铜罐内,加适量酒,密封后隔水蒸到松脆时,配合其他中药,制成丸药。

    乌鸡的养殖技术

  1、鸡舍建造

  乌鸡喜燥怕潮,场地应选择高而通风,阳光充足,冬暖夏凉不积水的地方,方向以坐北朝南为好。环境一定要能保持干燥,可设地下火道或不漏煤气炉道等保温设备,在寒冷季节加温。如是泥沙地面,应铲去一层表土,垫上新土,并用石灰水消毒。不管是泥沙地面或水泥地面,都要加上一层较厚的于稻草,切成3—7厘米长左右,均匀地铺撤地面,或用木屑、谷壳等也可。要求松软、干燥、清洁、吸水性强。使用前进行翻晒,厚度5—8厘米即可,严防发霉。

  2、鸡蛋孵化

  种蛋越新鲜越好,一般以保存7天以内的为好,要求大小适中,蛋壳厚薄适度,致密,有光泽。人孵前,应进行消毒,可用50公斤水加0.75公斤漂白粉,将种蛋浸泡3分钟捞出风干。也可用福尔马林液熏蒸。每立方米容器,用40%福尔马林30毫升,加高锰酸钾15克,种蛋置人后密闭30—45分钟即可。

  小规模生产,可采用自然抱孵方法,选择正在抱巢,性情温顺而健康的母鸡,一次可孵蛋20个左右。鸡窝设在高20厘米的木箱内,窝应做成圆形,厚10—15厘米,中间微凹,环境保持安静、凉爽、光线较暗。每天定时喂料,饮水,排粪。放出时间20分钟左右,在第5天、第18天进行照蛋,将无精蛋、死胎蛋挑出。

  规模生产电孵机孵化法效果好,操作时应注意一些要点。

  1)做好入孵前准备,保证孵化成功

  首先要对机器进行调试,保证性能。温度稳定达到所需标准24小时以上时才可上蛋,时间应在—F午3—4时,使小鸡出壳在白天。

  2)孵化的基本条件

  应根据具体情况施温。一般冬天以37.6—37.8℃,夏天以37.5℃为宜,湿度在前期为55%一60%,快孵出时提高到60%一65%。夏季每天进、出气孔应全部打开,其他季节孵化中期和临出壳期也要保证新鲜空气。另外,中后期胚胎产热时还要注意凉蛋,用风扇或机外降温,每次15—30分钟。每2小时要翻蛋一次,转动角度45。

  3)搞好验蛋与落盘

  在人孵后第5—6天和第18一19天进行两次照蛋,及时将无精蛋、死精蛋、死胎蛋、破裂蛋剔除。在18一19天将胚蛋从孵化器的孵化盘转移到出雏盘内,将蛋平放在盘上,移人出雏机孵化,这时停止翻蛋,水盘要加水,水面上加铁丝网,防止小鸡受淹,并保持黑暗、安静环境。

  小鸡出壳率达20%时,在机内可进行一次福尔马林熏蒸消毒。出壳率达70%时,应及时分出绒毛已干的小鸡,放人盛雏箱内,做好垫草、保温工作。正常出雏时间为20.5天,未及时出壳的,可用40℃温水喷洒帮助出壳。

  3、小鸡饲养管理

  小鸡即出壳后至绒毛脱尽,换上羽毛这一阶段,又叫雏鸡。乌鸡小鸡生长期较长,达50—60天,个体小,抗寒、抗病力差,给饲养管理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提高成活率和前期增重。实践证明,能否保持较高的环境温度,是能否成功的关键。

  乌鸡小鸡有七怕:怕渴、怕饿、怕冷、怕脏、怕湿、怕蚊叮、怕鼠咬,要求饲料养分充足、全面、容易消化。以少吃多餐为宜,每天多次饲喂营养全面、新鲜、适口的配合饲料。做好消毒工作,但要防止有毒药物进入小鸡体内。鸡舍保持安静、干燥、通气,做好日常护理工作。

  育雏方式可采用床网法和分层育雏笼法。床网以2米长、1米宽、0.5米高为宜,网眼大小1.2—1.5厘米。分层育雏笼可设3层,间隔40厘米,笼下设托粪盘。

  食槽大小随雏鸡生长而调整,适当垫高并相应加高防止食物被小鸡污染。饮水器最好使用塔形饮水器。

  1)饮水

  出壳后20—30小时内,喂万分之二高锰酸钾水,饮水后2—4小时再开食。开食前可滴饮2—3滴鱼肝油、土霉素、酵母片的混合剂,或加喂5%一10%白糖水,可提高成活率。开始给水后就不要间断。20日龄内小鸡应饮温开水为宜。饮水量保持在采食量1.6倍。

  2)饲喂

  出壳后第2天开食,开壳初3天内,可用泡过的碎米、芝麻或碎玉米喂食,每万只雏鸡每天可补3—5个熟鸡蛋。第5天起,可用炒过的碎米加上部分配合饲料,放小食槽内干喂。第7天加入10%一20%青饲料。1周后可在饲料中加3%一5%细砂。小鸡3周龄后,每天喂4—6次,但3周龄内,每天应喂食6—8次。参与配合饲料配方为玉米54%、高粱5%、麦麸4%、大麦5%、鱼粉10%、豆饼16%、槐叶粉3%、骨粉2.6%、食盐0.4%。

  3)保温控湿

  小鸡供温方法可用电灯、电热丝、煤炉,也可用火盆和塑料热水袋。除用温度计测温掌握温度外,还可通过观察鸡群精神状态和活动情况了解温度是否适宜。早春育雏晚上天气突变情况下常大批死亡,应特别注意。湿度关系也很大,秋季育雏湿度低,疫病少。

  4)采光通风

  小鸡出壳一周内,每天光照20—30小时为宜。第二周减至13小时,逐步过渡到自然光照时间。光照灯泡离地2米,每平方米有1.5—2瓦即可。4周龄开始如气温20℃的晴天,可让小鸡每天晒2—4小时太阳。通气应在中午气温较高时进行,开小窗或挂起门窗帘,使新鲜空气缓慢进入,以0.2—0.3米/秒为宜,不可使冷风直接吹到小鸡身上。

  5)断喙断趾

  小群饲养可不断喙。大群饲养前期在10日龄左右,可以烫代切。后期断喙在12周龄左右进行,上喙断去1/2,下喙断去1/3,但要防止误伤舌尖,留种公鸡只去喙尖,不可断喙过长,否则影响配种。种用公鸡还应在转人成鸡前断趾,用剪刀剪去公鸡内侧脚趾及后趾,在趾甲后方下剪。

  4、中鸡饲养

  管理中鸡是指60—150日龄的乌鸡,生理机能健全,适垃力强,食欲旺盛,是鸡一生中生长发育的高峰期。此期饲养的中心任务是促进骨骼的生长和各部器官的发育;培育强健的体质,达到较高的体重,确保适时上市或开产。根据种用和商品用两种不同饲养目的,要采取不同的饲养方法。

  1)商品鸡饲养

  乌鸡体型小,长势不快,但为增重和提高滋补作用,都必需尽可能地增大釆食量,而且要求饲料中能量高,可适当添加些油脂,减少粗纤维的含量,不能喂过多的糠麸饲料。乌鸡喜食新鲜青饲料,但给量不宜超过总饲量的20%,应多给添加剂,尤其是各种维生素。可参考以下配方:玉米50%、碎小麦8%、油脂3%、大豆饼20.7%、优质鱼粉7%、骨粉1.5%、添加剂0.5%、食盐0.3%。

  还要采取措施增大采食量,一是增加给食次数,二是把饲粮加工成鸡喜食的形状。采用定时定量分餐饲喂法,每天喂食不少于5次。给鸡群准备好足够的食槽位置,食料做成米粒至豆粒大的颗料,可节省采食时间。

  在管理中应注意将日龄相近的鸡放同一室内饲养。除白天自然光照外,还应用红色人工光照补充,使其安静,有利于增重。保持充足饮水但又要防潮湿。注意消毒,预防疾病。

  2)种用中鸡饲养

  小鸡育成后就要对种鸡进行专门饲养,保证种鸡性能,包括从60—180日龄的饲养管理。乌鸡母鸡开产体重应为0.8—0.9公斤,体质壮健,开产日期应为170—180日龄,产蛋率5%为宜。种鸡过肥过瘦都会影响产蛋力。在饲养条件下,主要是要防止其过肥,可采用以下措施:

  (1)限制饲喂法适当降低日粮中蛋白质含量和能量浓度。如减少一些鱼粉和各种饼类,减少玉米、大米比例;增加能量低,纤维、维生素多的食物如糠皮、叶粉、青饲料等。青料可达日粮的35%,但对磷、钙等矿物及各种维生素还要充分供应。

  (2)进行放牧锻炼可使种鸡得到充足的阳光和新鲜空气,有利骨骼内脏的发育,满足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需要,又可捕捉昆虫和蚯蚓等动物食物,减少饲料费用。种用中鸡从170日龄开始,公母鸡就隔离饲养,直至需采种蛋的前两周,在傍晚把公鸡放人母鸡群中饲养,·要避免公鸡相斗,必要时可喂些镇静药。

  5、种蛋鸡饲养管理

  1)种鸡选择

  挑选发育良好、体质强壮、体态丰满、头部宽阔、胸深脚高、立势雄壮、龙骨无弯曲、性欲旺盛、配种力强、产蛋力强、抱性弱的公母鸡。淘汰病鸡,选种应分两次,第1次在2月龄时,第2次在5月龄时精选,这时要求公鸡体重1公斤以上,母鸡0.8公斤以上,混群时,公母比例以1:10—12为宜。

  2)饲养要点

  开产后提高产蛋率的关键是喂绐较高蛋白含量的日粮。日粮的蛋白质水平应从初产蛋的16%,逐渐提高到开产后7周的19%,以后维持这一水平,至20周后渐渐降低至15%一16%。增加蛋白质含量的方法即提高谷类和鱼粉、豆饼的含量。产蛋鸡应每天喂食4次,产蛋率达40%时,应在夜晚10时左右喂料1次。

  产蛋母鸡易缺钙而生软蛋,严重影响产蛋率。一般标准应达到日粮含钙3%一3.5%才能保证需要。主要通过饲料中添加碳酸钙及贝壳粉来获得,但一天中母鸡对钙采食不均衡,因此最好设一钙池,在盆或槽内放些粗碎贝壳粉,让其自由采食,这样可防止饲料中添钙过多而影响母鸡食欲。

  3)环境条件

  母鸡产蛋适温在13—25℃,应尽量保持在20℃左右;同时光照对产蛋活动也有影响,产蛋母鸡每天需光照14—16小时,适宜强度是15平方米40瓦。在冬季,可在早上、傍晚开灯补充光照。另外要减少对母鸡惊扰,保证安静的环境,还要设有沙池,供鸡采食沙粒和沙浴。

  4)消除抱窝性

  乌鸡抱窝性强,时间长,使产蛋量受到影响,可用人工方法催醒。

  ①每只鸡每天喂一片去痛片,或喂半片APC药片,连喂3天。

  ②给每只鸡灌喂食醋10毫升,每天1次,连续2—3天。

  ③注射黄体酮50毫克,每只母鸡每天1次,l一2次即可。另外还可用翅羽穿鼻、冷水淋浴、公鸡追逐、光线刺激等办法,均有一定效果。

  6、疾病防治

  预防为主是重要原则,要从多方面着手。一是科学饲养,食物中的多种营养成分、环境条件等都要保证。二是清洁管理,鸡舍、用具要定期消毒。三是定期注射疫苗和服用药物。四是严格隔离检疫,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疾病的传播。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病的防治方法:

  1.鸡瘟(新城疫)

  (1)症状

  先表现为精神不佳,不吃食,头颈蜷曲,翅尾下垂,闭眼呆立,张口呼吸,排黄绿色或白色恶臭稀粪;以后表现扭脖,转圈,行走不便和局部瘫痪,多3—5天死亡。它是由病毒引起。春季多发,大小鸡都易感染。

  (2)防治方法

  小鸡出壳后第7—10天,将鸡新城疫Ⅱ系疫苗用冷开水稀释10倍,给小鸡滴鼻或滴眼,1—2滴即可。到2—3月后,用工系疫苗稀释1000倍,每只注射1毫升,免疫期1—2年。此病目前尚无能根治的特效药物,一旦发现病鸡,应对周围健康鸡或未出现症状的鸡紧急预防接种。

  2.鸡霍乱

  (1)症状

  剧烈腹泻是主要特征。根据轻重不同,又有不同症状。此病是由革兰氏阴性菌感染引起,各种家禽都可互相传染,成年产蛋母鸡多见。

  (2)防治方法

  春、秋季注射霍乱疫苗预防。病鸡用青霉素治疗,成鸡每只每隔6—8小时注射1次,每次用药2—5万单位,连续2—3天;也可用磺胺二甲基嘧啶(SDM),按饲料0.5%添加,或在饮水中加入1%磺胺药,停药后易复发,需坚持使用。

  乌鸡肉含有人体所需的20种氨基酸和大量的黑色素,食用后能增加人体的血细胞、血色素等,另外它还含有较丰富的维生素和铁、铜、锌等多种无机盐。以上都是关于乌鸡养殖的介绍。

上一篇鸭嘴鱼的科学养殖技术 鸭嘴鱼的食用方法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养殖技术本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