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茶农业网 — 助力农村创业者走上致富之路!

甲鱼温室健康养殖几个关键技术

来源:互联网时间:2023-09-11 15:20:34标签: 甲鱼 当前位置:黑茶农业网 > 养殖技术 > 手机阅读

甲鱼温室健康养殖几个关键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商品鳖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但养殖成本却居高不下。因此,降低生产成本与提高产品质量是今后养鳖业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途径。甲鱼温室养殖是整个甲鱼养殖生产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它具有密度高、便于管理等优势但同时水质也易污染、增加患病几率。因此,做好甲鱼的温室养殖工作对提高经济效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建议主要应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鳖池的清理消毒

  经过上一年养殖的温室鳖池仍残留着残饵、粪便等污物,将污物清除的同时,尽量更换掉原有的沙子,进行反复的清洗和消毒。鳖池在使用前10天进水250px左右,并用10ppm的香连溶液全池泼洒,以杀灭病原菌。

  二、苗种选择与合理放养

  1.苗种的选择:应选择健康、种质优良的稚鳖,其规格整齐,要求每只体重在3.5g以上,且活力强、反应快;

  2.鳖苗的消毒:鳖苗在放养前必须进行体表消毒,方法是将鳖苗放在塑料盆中,用浓度为5ppm的香连溶液或者1.5%~2.0%的食盐水浸泡7分钟~8分钟,且浸泡水体以淹没鳖苗背部为宜;

  3.合理放苗:

  ①放苗后应直接开食,以减少鳖体损伤,也可以使鳖体在池中早开食、早适应、早生长;

  ②合理的放养密度也十分重要,一般体重为3.5g~15g稚鳖的放养密度为50只/平方米~80只/平方米;12月至元旦前后,体重为15g~50g幼鳖较适宜的放养密度为25只/平方米~40只/平方米;元旦至翌年2月,体重为50g~150g幼鳖的放养密度为15只/平方米~30只/平方米;2月至6月,体重为150g以上的鳖体放养密度为10只/平方米~12只/平方米。

  三、温室内温度的控制

  1.水温在30℃~32℃为甲鱼最佳的生长环境。当水温高于20℃时,甲鱼开始摄食,摄食量随水温升高而增加。若水温低于最佳温度时,鳖体消化酶合成水平低,饲料转化率低;水温高于最佳温度时,由于鳖体活动量增加,也会降低饲料转化率。所以保持室内温度的恒定十分重要

  四、科学合理地投喂

  1.投喂方式:水下投喂适合甲鱼的摄食习性,使其摄食速度加快,同时,采用软颗粒饲料投喂比块状饲料投喂能减少饲料的浪费。

  2. 投喂量的控制:甲鱼受环境变化影响很大,当气温、水温、水体环境发生改变以及用药时应考虑对甲鱼采食量的影响,及时调整投喂量。一般水下投喂应控制投喂量在30分钟内吃完为宜,若水上投喂一般掌握投喂量在1.5小时~2.0小时内吃完为宜。另外,甲鱼生长应追求一种平衡,不能以增大投喂量来达到加快其生长的目的。甲鱼过量摄食,其生长过快,容易导致甲鱼生理负载增加,引起内脏受损而诱发内脏疾病。一般每天投喂2次,日投喂量掌握在鳖体体重的1%~3%干料为宜。如果出现肝胆综合征,应及时使用果根素和肝胆康。

  3. 饲料的选择:在甲鱼饲养过程中,饲料的成本占到40%左右,饲料的投喂与选择饲料品质的好坏决定了养殖成本的高低,故而应选择大型正规饲料厂家生产的质量稳定的全价配合饲料。在配合饲料的同时,可添加10%左右含维生素、纤维较多的无公害蔬菜,如青菜、胡萝卜、南瓜等,可以起到帮助甲鱼消化,降低饵料系数,增强鳖体抗病能力的作用。

  五、水质的调控

  1.pH值:生产中,可以使用生石灰来调节水体pH值,一般用量为 15ppm~20ppm,池水pH值应控制在7.5~8.0之间,过高的剂量会增加刺激性,引起甲鱼的应激反应,建议采取小剂量、多次使用的方法,效果较好。

  2.水体:透明度以500px~625px为宜,水色呈黄绿色或茶褐色。

  3.溶解氧:甲鱼是以肺呼吸的两栖爬行类动物,但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水中,靠辅助呼吸器官吸收水中的氧气。养殖水体若长期溶解氧含量不足,有可能引起甲鱼低溶解氧综合征,导致血管输送氧气能力下降、生长缓慢、组织受损,并对传染性疾病的敏感性增加。常用充气的方法改善水中溶解氧,同时降低水体中有害气体含量与氧化有机质。日常管理中要保证充气设施的畅通,并根据水体状况调整充气时间的长短,并注意固定充气时间,使甲鱼形成习惯而减少惊忧。

  4. 水质培养:培养水体可以提高水体的稳定性和自净能力,也可以大大节约水质调控方面的投入。一般情况下,条件黑暗的温室可用光合细菌或芽胞杆菌(如草仙素)等有益微生物制剂来降低水中的氨态氮、亚硝酸盐的含量,同时分解有机质和其它有害物质;采光条件较好的温室可采用EM复合微生物制剂培养水体中有益藻类,以创造水体平衡。生产实践证明,使用有益微生态制剂是改善水质、净化底质及预防疾病的有效方法,操作的同时应减少换水次数和数量,以节约水电费用。

  5. 排污与换水:定期排污是控制水质的有效手段,但频繁换水一方面费用太高,另一方面换水容易破坏原有水体的生态平衡。因此,换水应根据水体情况决定换水量的多少,采取必要的少量换水可以避免大量换水。同时,换水后要泼洒2ppm的应激素,可以减少甲鱼应激反应,稳定摄食,预防病害的发生。

  六、病害的控制

  根据甲鱼不同生长阶段的发病特点,结合日常观察是做好疾病预防工作的关键,做好消毒工作,控制病原微生物的数量,同时在疾病易发生的时期提前预防,并坚持使用生泰尔“周周宝”甲鱼保健方案。

  一般稚鳖要先用3‰的食盐水和5ppm香连溶液浸泡20分钟后入池,平时每隔15天~20天进行一次水体消毒,消毒药物有5ppm香连溶液、生石灰、碘制剂等交替消毒,同时定期在饲料中交替添加1‰~2‰的维生素C、氟苯尼考、免疫多糖(如芪黄素)等,以增强甲鱼的免疫力。

  鳖种在体重达到 50g以前应谨防霉菌病的发生,此阶段应以迅速培养稚鳖体质、避免机械性损伤作为防病工作的重点;体重为50g~100g幼鳖要谨防白点病的发生;体重 150g至成鳖阶段要谨防疖疮病的发生。

  发现疾病应立即查明病因,根据症状正确诊断,对症下药,及时治疗。提倡用微生物制剂和中草药来替代抗菌素以控制甲鱼疾病的发生。

上一篇合理设计南美白对虾养殖池塘的七个关键点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养殖技术本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