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茶农业网 — 助力农村创业者走上致富之路!

蛋鸡叠层式高效饲养技术揭秘

来源:互联网时间:2023-09-10 15:21:26标签: 当前位置:黑茶农业网 > 养殖技术 > 手机阅读

蛋鸡养殖业中H型产蛋笼饲养近年来在规模化养殖户中非常流行,而H型产蛋笼饲养又叫做叠层式饲养,一般饲养蛋鸡的鸡笼分为三层或者四层结构。随着雏鸡不断长大,层叠式鸡笼可以适当调整调节板的高度,从而可以适应不同年龄段蛋鸡的生长需求 ,蛋鸡叠层式高效饲养技术揭秘。

一、蛋鸡养殖场的选址和配套建设

1、蛋鸡场选址

在H型产蛋笼饲养技术应用过程中,必须要对蛋鸡场进行合理选址,确保蛋鸡场的位置满足蛋鸡生长要求,有充足的光照、水源、电力、交通等条件。蛋鸡场的选址和建设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目标相协调,在此基础上再对其他的因素进行考虑,比如蛋鸡场的地势、地形条件,土质是否满足要求。需要注意的是,规模化蛋鸡养殖场应该要尽量选择在与居民生活点较远的区域,防止养殖过程对居民生活造成影响。

2、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H型产蛋笼饲养技术中,采用饲养笼进行蛋鸡饲养。在养殖过程中,为了便于防疫和组织生产,一般要对养殖场的区域进行划分。比如生产区域,主要是饲养笼的放置位置,在建设过程中应该要按照蛋鸡养殖场的饲养目标,对蛋鸡场的生产区规模大小进行确定,再对产蛋笼的位置进行摆放。在各个鸡舍的出口要设置污道,主要用于养殖过程中产生的鸡粪、死鸡以及各种脏物的运输。净道和污道之间是相互隔离的,分别设置在鸡舍的两个方向,可以有效避免交叉感染。

另外,在鸡舍内要对其他的辅助设施进行完善。比如光源,是为蛋鸡生长以及产蛋提供充足光源的重要因素,在蛋鸡养殖过程中必须要积极加强对光源的充分设计,使得鸡舍内光源充足。

再比如要加强电源系统的设计。由于鸡舍内的光照设备较多,所以电路设计也是鸡舍设计中的重点,变压器的功率应该要满足养殖场生产过程中的最大用电负荷。对于一些机械化程度较高的养殖场,因为机械设备较多,所以还应该要配置备用发电机组,以便停电时应急,确保蛋鸡生长以及产蛋过程中的光照充足。

二、光照控制

光照是蛋鸡生长过程中的重要因素,随着蛋鸡的产蛋量逐渐提高,需要适当延长光照时间,确保光照充足,促进蛋鸡孵化产蛋。经过研究发现,光照时间过长或者光照强度过大,很容易导致蛋鸡啄癖及脱肛等现象,光照时间不足或光照强度太弱,又会影响蛋鸡的产蛋量。

一般在蛋鸡育成期,每天至少要保证8h光照,开产初期可以将光照时间增加到10-12h 左右,在产蛋高峰期,蛋鸡对光照的需求更大,适宜将每天的光照控制在16-17h。如果自然光照不足,则可以采用人工光照进行补充,提早开灯时间,延迟熄灯时间。为了让人工光照与自然光照类似,人工光照强度控制在每平方米2-3w为宜。在鸡舍中要将光源均匀分布,一般光源离地高度控制在2m左右。

三、温度控制

叠层式饲养技术采用高效全舍育雏的重要方法,使得雏鸡的生长空间变得比较宽敞,在饲养过程中,只有均匀的温度以及宽敞的空间才能为雏鸡提供基础保障。由于蛋鸡不同生长阶段对温度的要求不同,所以在对鸡笼的温度进行控制的时候,必须要根据不同日龄对温度进行调节。例如在育雏前,鸡舍的温度不能太低或者太高,一般情况下将鸡舍的温度控制在26℃左右,达到保暖效果。一般的情况下饲养人员会把舍内的温度调节到26℃,起到保暖效果。

在育雏期,可以适当提到鸡笼的温度,采用高温育雏方式,一般将鸡舍内的温度控制在33℃左右,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由于育雏期内雏鸡本身的温度调节能力较低,所以在饲养过程中必须要随时观察舍内温度,使得鸡舍内7天的温度达到平衡,如果温度忽高忽低,很容易导致雏鸡生病,抵抗力和免疫力低下。在育成期,舍内的温度要逐渐从 33℃降低,每周降低0.5℃左右,直到产蛋期,室内的温度适宜控制在 26℃左右。

四、通风控制

通风条件也是H型产蛋笼饲养技术中的重点内容,在蛋鸡的整个生长阶段,都要保证良好通风。笼养鸡的饲养密度较大,蛋鸡的体温升高较快,而且随着蛋鸡生长,其新陈代谢也越来越旺盛,呼吸量较大,湿度较高,伴随着鸡粪等各种有害气体的产生,如果通风条件不好,则很容易造成鸡腹水症。因此在养殖过程中必须要及时清除鸡粪,做好鸡舍内的卫生控制,加强鸡舍通风换气,减少舍内的有害气体。

一般在蛋鸡的育雏期内,对温度的要求也比较严格,所以在通风的时候还需要考虑到温度因素,使得鸡舍内的温度与通风条件达到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通常在育雏期内,对温度控制器风机进行使用的时候,一开始就要将温度设置到35℃左右,关闭温度要设置为 33℃,即当鸡舍内的温度高于 35℃的时候会自动开启,当温度低于33℃的时候会自动关闭,保证温度与通风条件之间的相互平衡。随着蛋鸡不断生长,其温控器的参数设置也要不断改变,比如当蛋鸡生长到第21天的是,风机的开启和关闭温度相差 1℃即可。

五、湿度控制

湿度过高很容易导致蛋鸡感染疾病,但空气太干又会导致蛋鸡生长以及产蛋过程受到影响。所以保持舍内的湿度处于正常水平,可以提高蛋鸡的生长水平。在育雏期,对湿度的要求较高,需要鸡舍内的水分含量较高,一般育雏期鸡舍内的湿度控制在60%-65% 为宜。

增加鸡舍内湿度的方法有几种:第一,可以在鸡舍内摆放盛水的容器,通过水分的蒸发使得鸡舍内的湿度得到提升。第二,定期做好消毒工作,消毒液也可以增加空气的湿度。需要注意的是,最好不直接向地面洒水,或者安装喷头向鸡舍内喷水,这种方式虽然可以增加鸡舍内的湿度,但同时也会增加细菌和病毒的衍生繁殖速度,使得鸡舍内的疫病感染率升高。

在育成期,鸡舍内的湿度要求相对降低,一般控制在40%-60%即可,此时已经逐渐进入产蛋期,如果湿度不合适,则会引发很多问题。比如湿度过高,尤其是在高温季节,很容易导致鸡体难以正常散热,使得鸡体温度升高出现中熟、食欲不振等现象。冬季湿度过高又会导致鸡体散热增加,从而增加蛋鸡的食量,提高了养殖成本。

六、食物控制

笼养鸡在生长发育以及产蛋过程中,不同生长阶段对营养物质的需求不同,这些营养物质都可以从饲料和水中获得。在蛋鸡的各个生长阶段,必须要选择科学合理的配方对蛋鸡进行饲喂,满足其营养需求,而且减少食物浪费,降低饲养成本。在蛋鸡饲养过程中应该要注意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各种元素之间的搭配,避免营养供给不足或者供给过剩。在育雏期内,其饲料配方为玉米62%,麦麸3.2%,豆粕31%,磷酸氢钙1.3%,食盐0.3%,添加剂1%。在产蛋期内,其饲料的配比发生改变,其中玉米为58.4%,麦麸3%,豆粕28%,其余不变。

七、结语

综上所述,H型产蛋笼饲养技术是蛋鸡饲养过程中的一种常见技术,可以提高养殖水平,而且在养殖过程中能够对养殖空间进行充分利用。在 H 型产蛋笼饲养过程中,要对鸡舍内的环境进行控制,比如光照、温度、湿度等,确保鸡舍内条件良好,从而不断提高蛋鸡饲养水平。

关于H型产蛋笼饲养技术的内容就讲到这里,欢迎阅读青瓜网其他农业内容。

上一篇蜈蚣有几条腿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养殖技术本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