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茶农业网 — 助力农村创业者走上致富之路!

小龙虾与河蟹池塘混养的八大技术

来源:互联网时间:2023-09-10 00:48:58标签: 龙虾 当前位置:黑茶农业网 > 养殖技术 > 手机阅读

小龙虾与河蟹都属于甲壳动物,它们习性、食性、活动空间上基本相似,同时混养同一个池塘时会有一些矛盾但效益却是非常高。小龙虾的存塘时间为8月至第二年6月,河蟹存塘时间在3-11月。在两个品种的存塘时间加以调整,即在8月底投放小龙虾,或9月中旬投放虾苗,4月中旬开始收获,6月底基本收获完毕。河蟹4月上旬开始投放大规格种蟹,10上中旬开始收获,10月底收获完毕。错开二者的养殖时期,充分利用养殖水体,增加经济效益。

养虾:淡水龙虾纤毛虫病防治

1、日常管理

3-4月水位保持在50cm左右,增加光照,以提高水温,促进水草生长、加快小龙虾生长脱壳。5月以后随气温上升,水位要逐渐升高至1.5米。因养殖密度较高,每15天每亩用生石灰20kg消毒1次,定期用EM菌等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高温季节每15天用溴氯制剂对水体进行消毒,另根据池塘内水质情况调换新鲜水,先排后进,每次换水1/3,每月2~3次。坚持每日巡塘,观察虾、蟹的吃食活动、生长脱壳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池塘环境条件

虾、蟹养殖池面积以10-20亩为宜,水深1.2-1.5米,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质符合渔业水质标准,池底淤泥10厘米左右,每年干塘日光曝晒池塘10-15天,并在池中为小龙虾建造一个较为适宜的交配,产卵场所。

虾蟹混养的池塘与单养小龙虾的池塘要求基本一致,池埂顶宽不低于3米,池埂坡度不小于1:3,池埂高度不低于2米。不同处在于,虾蟹混养的池塘要求面积大些为好,一般在20×667㎡以上,池埂上防逃网的设施要更为严密,防逃网要更高一些。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源,溶氧量4.5mg/L以上,pH值 6.8-8.5,池水适宜透明度35-40cm。池塘通风向阳,为土质池,池底平坦,淤泥20cm,平均水深1.8米。池塘进、排水方便,每个池塘配备3KW增氧机1台。

小龙虾与河蟹池塘混养的八大技术(2)

3、适时起捕小龙虾

小龙虾具有加速度生长规律,生产中适时将大规格的小龙虾起捕上市,是小龙虾高产高效的重要措施,做到常年捕捞,捕大留小的方法,降低池塘水体的载鱼量,始终保持较合理的饲养密度,从而促进虾、蟹的快速、同步生长。小龙虾的起捕应从5月底便开始起捕上市,河蟹为秋季集中起捕上市。每亩放养体质健壮、无病无伤、规格80-120只/kg的扣蟹500只左右。因有几年养殖,每年龙虾都留塘,无需再放小龙虾苗种。

4、优种稀放、科学混放

目前,小龙虾养殖模式主要是针对第一年已进行成虾养殖的池塘,在第一年养殖结束后,有意的留有部分成虾不捕捞,作为第二年的亲虾,让其在原池中进行交配、产卵、繁殖来获得苗种,一般预留成虾数量应控制在每亩10-15kg即可。

蟹种来源于长江水系的天然蟹苗培育的蟹种和用长江水系的蟹作亲本繁育出的蟹苗培育的蟹种,其放养成活率高,个体大,生长快,养成效果好,挑选规格为140-180只/kg,附肢齐全,体质健壮的扣蟹进行放养,外购的苗种需有关部门检验检疫合格后,并经严格消毒后方可投放养殖池中养殖,放养数量控制在每亩600-800只。

5、种草投螺,营造池塘生态环境

河蟹及小龙虾同属甲壳类动物,喜欢在水草丛中生活,喜食自然环境中的水生动植物。如螺蛳、水草。因此,螺蛳、水草是虾、蟹池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自然生物,在人工养蟹生产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有利于虾、蟹栖息、觅食、隐蔽、蜕壳、生长。因此虾、蟹池中种植以苦草、轮叶黑藻、伊乐藻为主的水生植物,并适当搭配其他沉水植物,因为河蟹和龙虾会互相残杀,所以水草要多种,一是保证吃食,二是供虾、蟹栖息和脱壳时隐蔽,以防互相残杀。水草种植面积要达到池塘面积的60%-70%。水草要条形种植。螺狮是河蟹、小龙虾的优质动物性饵料一,每亩投放400kg,螺狮,以本地捕捞为好。此外,每亩水面应在清明前还要投放300-400kg活螺蛳,让其自然繁殖。生长季节,根据情况适当补放一些活螺蛳,以增加虾、蟹的天然动物性饵料的不足,有利于河蟹生长、蜕壳。

6、水质管理

饲养期间,采取定期或不定期加注新水,原则上蜕壳高峰期不换水,雨后不换水,水质较差时多换水,一般每7-10天换水一次,为使水质保持清新、爽活、溶氧充足,要定期地向池中泼洒生物活菌调节水质。每半月泼洒一次生石灰水,用量1米水深每亩用10-15千克,使池水PH值始终保持在8-8.5之间,同时可增加水体中钙离子的浓度,促进河蟹及小龙虾的蜕壳生长。

7、饵料的投喂

河蟹和小龙虾习性和食性较相似,所以以河蟹饵料为主投喂,每天定点投喂,投喂量要考虑池塘中河蟹和小龙虾,日投喂量为虾、蟹总体重的5%,上午投喂豆粕、菜粕、小麦,占日投饵量的30-35%,下午投喂全价颗粒饲料,占日投饵量的65-70%,让蟹、虾吃饱吃好。又可适当肥水,以有利于虾蟹生长脱壳。养殖前期投喂蛋白含量40%左右的全价料,中期高温季节投喂蛋白含量为28%的全价饲料,这时要以植物性饲料为主。后期8月开始再投喂蛋白含量40%的全价饲料,让河蟹育肥。饵料要投放在沿池边的平滩上,投饵时要注意均匀撒播,不应集中投喂,以防河蟹及小龙虾争食而格斗。

提倡投喂以全价绿色配合饲料为主,兼投些小杂鱼等,投饵量根据河蟹及小龙虾的体重,摄食强度,水温和水质等情况灵活掌握,一般为体重的8-10%,来满足各个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营养要求,始终保持河蟹及小龙虾高频率的蜕壳,促进快速生长。

8、疾病防治

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将防病治病工作贯穿于生产每一个环节。生产过程中,采取彻底清塘,种草投螺、选择优质苗种,科学投饵,使用生态活菌剂等综合管理措施,有效地减少和控制河蟹及小龙虾的发病,提高成活率。

上一篇海参养殖主要模式及要点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养殖技术本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