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茶农业网 — 助力农村创业者走上致富之路!

无土养殖泥鳅技术有哪些?

来源:互联网时间:2023-09-09 19:58:17标签: 泥鳅 当前位置:黑茶农业网 > 养殖技术 > 手机阅读

传统的饲养泥鳅方法离不开淤泥环境,前面介绍的几种饲养方法,也是由人工营造一个淤泥环境来供泥鳅栖息、生长。但是,在淤泥单位面积上泥鳅的栖息量少,不仅对水体空间的利用率低,而且采捕时的效率也不高。无泥土养泥鳅,可以不用淤泥。这种方法的立足点,是用多孔塑料泡沫或木块、水草等非泥土物质,提供一个可给泥鳅钻入洞孔隐蔽的栖息空间。既可多层次立体利用水体,又便于捕捞商品鳅。

无土养殖泥鳅技术有哪些?

一,无土养殖泥鳅技术

1,多孔塑料泡沫?

每隔 5 一 7 厘米钻直径 2 厘米左右的孔数个,每块塑料泡沫大小不定,厚度以 15 一 20 厘米为宜,重叠为立体,加以固定。让其浮于水面以下,不露出水面。

2,多孔木块或混凝土块?

大小、厚度、间距同多孔塑料泡沫,只是重叠后铺排在水中,从底往上排。

3,水草隐蔽?

池中放水草(水葫芦等),漂浮在水面,为泥鳅遮阳隐蔽,夏热时节不仅可以吸收强紫外线对泥鳅的直接照射,还可调节水温;水草根系发达,不仅给泥鳅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场所,而且还可净化水质,改善饲养池内的整个生态环境。水草覆盖面积占水面的 2 / 3 左右。因此,可以直接用水草放在水中进行泥鳅的无土养殖,特别是大规模养殖时,对泥鳅的生产过程易管理,易操作,管理适当。其泥鳅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都将有很大的提高。

二,泥鳅喜欢吃什么

1,泥鳅属杂食性鱼类,多在晚上出来捕食浮游生物、小型甲壳动物、昆虫、扁螺和高等植物的碎屑及藻类等,有时也取食水底腐殖质或泥渣。

2,泥鳅喜欢栖息于静水的底层,常出没于湖泊、池塘、沟渠和稻田富有植物碎屑的淤泥表层。对环境适应性强。具有在泥中运动的体形结构。

3,空气进入肠管进行呼吸后,废气从肛门排出。如果天气闷热,水中溶氧不足,泥鳅就会游到水面来吞吸空气,所以泥鳅又有“气候鱼”的美称。

4,泥鳅在寒冷天气,或当周围缺水时就钻人泥中,依靠少量水份保持皮肤湿润,并靠肠管呼吸维持生命,待翌年天暖水涨时才出外活动。

5,在饲养时,可投喂麦麸、米糠、花生饼、豆饼、菜饼及浮萍等植物性饲料,适当搭配少量鱼粉、蚕蛹等。

6,另外,还可通过施粪肥、绿肥来促进水生生物饵料的繁殖。

7,泥鳅和其他鱼类混养。常以其他鱼类吃剩的饲料为食,所以泥鳅被称为鱼池中的“清洁工

8,泥鳅非常贪食,在饲养时应少投动物性饲料,以免吃得过饱,妨碍肠管的正常呼吸,影响生长。

三,泥鳅养殖成本和利润

1、场地租金:(各地不同,自己调节数据),1亩泥鳅池塘,场地租金成本500元左右

2、场地改造:挖机施工每小时160元需工作4小时等(现有池塘除外)需640元。

3、购苗种资金:1亩水面,投放泥鳅苗400斤以28元/斤计算需11200元

4、饲料成本:投放400斤泥鳅苗,产出2800斤泥鳅计算,按我公司的饲料配方养殖。如:水生物、蚯蚓、米糠、麦麸、豆渣、豆饼、小麦、玉米、鱼粉等做饵料,饲料成本在3200元左右

5、其他费用:渔药、水电、网具等其他开支400元

6、养殖周期:泥鳅一般饲养3-4个月达到上市规格,养殖总成本15940元

7、产出:养殖1亩泥鳅,投苗400斤,可产商品泥鳅2800斤左右,商品泥鳅的市场价格按保底价12元/斤计算,2800斤泥鳅收入为33600元。

8、利润:收入33600元-投资15940元=17660元/亩(如一年投种苗2批,效益更高)。

养殖要赚钱只能从两个方面来考滤,就是如何降低饲养成本与提高成活率,如何提高生长速度。如何降低泥鳅的饲养成本,是一个专业的养殖户必须思考的问题,也是养殖泥鳅赚钱的重要部分,下面我们就继续来看一看吧!

四,如何降低泥鳅养殖成本?

1、如有适合养殖泥鳅的水田或水坑时,可以充分利用资源,节省建设投入。

2、泥鳅幼苗非常选食,刚下池时应及时给与投喂适合的饲料喂养,喂料有:轮虫、小型浮游植物等适口饵料,并适当投喂熟蛋黄、鱼粉、奶粉、豆饼等精饲料。泥鳅长到可以自己摄食水中的微生物和动植物碎屑时,就可投喂一些米糠、麸、玉米粉、麦粉等植物粗粮,拌和剁碎的鱼、虾、螺蚌、蚯蚓、蝇蛆、黄粉虫等肉食性动物投喂。

3、饲养泥鳅的水质要及时培肥,可为泥鳅提供天然饵料。并要注意水质不要过肥,以免造成泥鳅缺氧。

4、暴雨天气及泥鳅食欲不盛时不要投喂,减少饲料的浪费。

5、常消毒及做好防治,使泥鳅健康成长。

五,如何提高泥鳅养殖的成活率?

养殖泥鳅苗往往会遇到易繁殖、难培育的尴尬局面,苗种培育成活率总是停滞在20%左右止步不前,目前情形很难形成大规模养殖推广格局,严重制约了泥鳅产业化发展,提高泥鳅苗种成活率有以下几点。

1、泥鳅孵化池最好是大于20平方米的水泥池,孵化出苗三天后,不急于分塘培育,采取原池培育壮苗下塘,期间投喂适量的蛋黄,培育一周后鳅苗长到1厘米左右,体质增强,躲避敌害的能力增强,再分塘。

2、在放苗前要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彻底清塘,待一周后水体毒性完全消失后,方可放苗,并在放苗前事先放入数条泥鳅苗试水,4小时~8小时内无异常反应,泥鳅苗方可正式下塘,池塘水深一般保持在30厘米~50厘米。

3、放苗前亩投放300千克腐熟的粪肥,以培育天然饵料,3天~5天后池塘中的浮游生物繁殖到高峰期,及时投放苗种。

4、每亩投放泥鳅仔鱼15万尾左右,泥鳅苗下塘后每天亩投喂泥鳅苗专用粉料或自己自制的粉料,不主张投喂豆浆,豆浆虽然适口,但是肥水快不容易控制水质。

5、培育泥鳅苗种的初期对水体溶氧要求很高,一般水体溶氧量应达到4毫克~5毫克/升,采用喷头洒水增氧效果较好,水花小而密,不会对体质弱小的鳅苗产生伤害。池塘水质透明度控制在30厘米以上,泥鳅苗经过一周的培育过程,即可分塘养殖。

上一篇泥鳅怎么养殖省钱更赚钱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养殖技术本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