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茶农业网 — 助力农村创业者走上致富之路!

为什么黄鳝那么难养殖这是有原因的?

来源:互联网时间:2023-09-09 18:50:37标签: 黄鳝 当前位置:黑茶农业网 > 养殖技术 > 手机阅读

黄鳝是合鳃鱼科黄鳝属的一种鱼类,在我国各地均有生产,常生活在稻田、小河、小溪、池塘、河渠、湖泊等淤泥质水底层,以长江流域、辽宁和天津产量较多,肉嫩味美,营养丰富,但养殖起来却非常困难,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为什么黄鳝那么难养殖这是有原因的?

为什么黄鳝那么难养殖这是有原因的?

种苗难以选择

目前黄鳝人工繁育种苗还处于探索阶段,并没有能力靠人工大规模育苗,一般情况下有经验的养殖户主要依靠就近抓捕或购买等方式获取野生黄鳝苗。然而一些没有经验的养殖户,却会到外地购买所谓的“特大”、“优质”黄鳝苗。其实这些黄鳝苗同样为野生黄鳝苗,不仅价格远高于市场价格,而且经过长期、高密度储存以及转运多数都已患病。下塘后,短时间内伤亡率便可高达80%以上。因此,大家一定切勿到外地购苗,尽可能选择当地现抓捕上来的黄鳝苗。

技术难以解决

黄鳝养殖并未形成规模,同样没有较为系统的技术理论,多数养殖户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当然有关黄鳝养殖的书籍很多,不过其内容多为照搬养鱼技术或不切实际,并不能给实际养殖带来太大帮助反而可能会带来一些误导。因此,无经验的养殖户可先到黄鳝养殖大户处进行学习参观,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摸索养殖。

饲养管理不善

不少养殖户将不同规格的黄鳝苗放入同一养殖塘(网),这样便容易造成大苗与小苗抢食,甚至饲料不足时大苗吃小苗。这样虽然大苗可以快速生长,但总体产值却十分低。另外,一些鱼类、蚌类以及蛙类等都会捕食黄鳝苗,特别是小苗极容易被捕食。因此,养殖户在下苗前一定要对池塘进行彻底清理方可。

环境意识不强

黄鳝养殖对环境要求特别高,不少养殖户却对环境极不重视,非常容易导致黄鳝苗发病甚至死亡。首先池水不宜过深,若黄鳝要频频浮到水面进行呼吸便会影响正常生长,最佳水深以20~30公分为宜使黄鳝不用浮游便可将头露出水面。其次,水质一定要清洁,避免施肥肥水,不然则容易造成黄鳝发病。最后,一定要在水面覆盖水草遮荫、净化水质,没有水草黄鳝难以养殖成功。

饲料选择不当

有的养殖户采用玉米面、麦麸、豆粕以及菜叶等素料饲喂黄鳝,虽然黄鳝饥饿的情况下会采食,但却并不能满足黄鳝生长对营养的需求。饲喂黄鳝应以蚯蚓、蝇蛆、黄粉虫以及小杂鱼等荤料为主,然后少量辅助饲喂一些素料。另外,饲喂黄鳝的饲料必须固定,避免随意更换,不然则会引起黄鳝拒食影响正常生长。若需要更换饲料时,应循序渐进逐渐过渡方可。

黄鳝养殖为何失败?

1、乱购苗种:许多养殖户外地购买的所谓“人工养殖”苗种或其它所谓“优质”苗种,实为收集的野生苗种,且这些苗种因暂养和多环节贮存、运输等不科学操作,养殖中死亡率在90%以上。

2、不择品种:黄鳝从外观看有深黄大斑,土红大斑、浅黄细斑、青灰细斑等类型,只有选择前二种才有较快的生长速度,人工养殖才能取得理想的经济效益。

3、大小混养:同一池中大小混养,小鳝不敢争食而体质衰弱甚至死亡,饵料不足时大鳝吞食小鳝。因此大小鳝混养,虽大鳝长速快,但池塘总产量低。

4、池水过深:黄鳝体内无鳔,不能在不同水层随意漂浮停留以露出水面呼吸空气。池水过深,黄鳝需频繁游至水面呼吸而消耗大量体能,影响正常生活生长。

5、施用粪肥:许多养殖户向鳝池施粪肥,但由于鳝池水体小,施粪肥极易败坏水质,诱发疾病,如此“改良水质”是得不偿失。

6、不植水草:水草能为黄鳝防暑降温,净化水质,没有水草的鳝池无法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养殖黄鳝也难以成功,或难实现高产量高效益。

7、选错饲料:黄鳝属底栖凶猛的肉食性鱼类,应投喂动物性饲料或全价配合饲料,有的养殖者却用麦麸、菜饼、豆渣、米饭、青菜等植物性素食饲喂黄鳝。

8、频繁换料:许多养殖户因饵料无保障,常改换饵料种类投喂。实际上黄鳝饲料应有一定的稳定性,突然改变饲料种类,黄鳝难以适应而拒食,会影响正常生产生长。

黄鳝适合在什么条件下养殖?

黄鳝生长适宜的水温是15℃-28℃,水温低于15℃时影响黄鳝摄食,低于10℃以下鳝鱼完全停止摄食,进入冬眠状态,水温超过28℃,黄鳝的摄食量也会下降,高温期间应采取措施降低水温。黄鳝从春后到入冬前,是生长的旺季,要加强管理,喂足喂好,定时定量,使鳝鱼能加速生长。对吃剩的饵料,要及时清除。秋肥冬壮的黄鳝是第二年春发的条件和保证,因此,在入冬前,一定要喂足饲料,一旦入冬,必须将养殖池的水放干,并用稻草覆盖,厚度以不使黄鳝窒息死亡和不致于低温而冻死为度,春后再适时复水。

黄鳝的常见病症有哪些?

养殖黄鳝是目前很普遍的一个项目,但是由于黄鳝大规模养殖时个体很类似,一些病症很难发现,所以建议大家另外准备一个方便观察的池子,用来治疗发病的黄鳝。亲农网今天就给大家来介绍几种容易发现的病症。

1、痉挛病

痉挛病发生的原因多因为供氧不足引起的,所以在发现这种病症的时候要减少当前池子的数量并增加供养机。病发症状为进食不积极,其次身体呈现不规则形状,会撕咬自己的身体,摸起来很僵硬。解决方法为立刻减少当前池子数量,并往水里添加抗菌素等药物,发病体进行隔离养殖,避免传染。

2、烂尾病

这是受伤的黄鳝很容易出现的病症,一般分为寄生虫和细菌感染两种。变现症状为初期会长时间浮出水面,尾部颜色开始变化、充血。最后尾部会溃烂。一般这时候就要及时更换水源,避免更多的黄鳝感染,处理方式为在饲料中投放一定量的土霉素混合喂养预防,发病体捞出单独养殖并二氧化氯浸泡一段时间消毒,在喂养溃疡平等药物治疗。

3、肠炎病

这是一种高传染、死亡性高的病症,一般发现后,整个养殖池都要用生石灰液及时消毒。表现症状为整体颜色黑化,头部尤其明显,肚子开始变大,并伴有一定的圆型红斑,挤压是头尾均会有血溢出。治疗方法一般用磺胺胍混合饲料喂养1周以上,同一池子的其它黄鳝最好在饲料中加入一定量的大蒜喂养,这样能有效的提高黄鳝抗肠炎病的能力,达到预防效果。

4、坏血病

这个多因为水质长期为更换或者水质恶化引起的。有发现这样的病症的就要知道池子里面要进行清理、消毒、换水了。通常表象为身体各部位出现不均匀充血情况,腹部开始变红肿,嘴巴会不时的排放出血水,且血水颜色偏暗。这个一般勤劳的更换水源,然后定期消毒基本就不会出现。

通过以上的一些病症我们可以看出养殖黄鳝对于更换水源和消毒非常的重要,因为黄鳝大多的病症都是因为这些原因。所以大家养殖黄鳝不要怕麻烦,因为一旦出现病症就很容易造成批量的死亡情况,大大损害大家的经济效益。

上一篇饲养鳝鱼吃什么长得快呢?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养殖技术本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