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茶农业网 — 助力农村创业者走上致富之路!

泥鳅大棚养殖新技术你知道哪些?

来源:互联网时间:2023-09-09 15:34:03标签: 泥鳅 当前位置:黑茶农业网 > 养殖技术 > 手机阅读

泥鳅是一种重要的农业养殖项目,而且泥鳅的市场前景也特别好,在进行养殖的时候技术特别关键,泥鳅的养殖方式也比较多,大棚养殖是一种重要的方式,那么,大棚怎么养殖泥鳅?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大棚养殖泥鳅技术。

泥鳅大棚养殖新技术你知道哪些?

一、水泥地条件

水泥地面积以10-30平方米为宜,池深1-1.2米,池水深0.5-0.7米。养鳅池可以建成地上式、地下式、半地下式,并且有进水口和排水口,距池底0.3米处设排水口,并安装好防逃的设施。泥鳅放养前,进行水池清整、加水、加肥。

二、塑料大棚安装

大棚养殖泥鳅中,按蔬菜大棚搭设的方法来搭建,有单层结构和双层结构这两种,材料可选用竹竿,有条件的可用钢筋结构。冬季将适量的稻草搭盖在塑料棚上,以保温。

三、投放泥鳅

大棚养殖泥鳅中,泥鳅要求体质健壮无病无伤,游动活泼,各池中泥鳅规格要大致相同。泥鳅放养前一定要浸洗消毒,可采用的方法其中之一是:用2%-4%的食盐水浸洗5-10分钟,密度为每平方米水体放养泥鳅2-3斤左右。随放养量的增加,鱼体增重,池水可加深至0.5-0.7米。

四、饲养管理

大棚养殖泥鳅中,在饲养泥鳅过程中,应注意施肥,一般每隔4-5天向池水泼洒粪肥1次,约50-100克/平方米,保持水体透明度为0.15-0.25米,并且还应注意及时换注水。鳅池一般为1周换水2次,每次换水0.2-0.3米。

五、大棚管理

冬季及早春,在晴天上午10点至下午3点,取下塑料棚上覆盖的稻草,其余时间再把稻草盖在棚上保温;夏季取下大棚塑料薄膜,在池中浮植水花生等水生植物来遮阳;秋季及晚春,把塑料薄膜覆盖上,晚上把稻草席盖在薄膜上。

通过以上关于大棚养殖泥鳅技术的介绍,我们现在知道了大棚怎么养殖泥鳅,泥鳅养殖在我国很多地方都有,养殖方式也不一样,大棚养养殖泥鳅,周期短,泥鳅越冬成活率高,效益高,需要我们重视大棚养殖泥鳅的技术。

养泥鳅需要多少成本?

泥鳅的养殖成本相对来说是比较低的,通常一亩养殖场地租赁费一般为400~600元/年,饲料成本为6000~7000元,每亩投放10万尾,每万尾800元,共8000元,网具400元,渔药及消毒药物100元,水电200元,预备资金1000元,因此养殖一亩泥鳅大约需要投资16000~17000元左右,养殖利润大约在13000~14000元,而且每年可投苗2~3批。

养一亩泥鳅能挣多少?

泥鳅一般亩产2000斤以上,按2000斤计算,市场价格以目前的批发均价11元算,可收入22000元。扣除养殖总成本,一亩泥鳅可以赚7900元。泥鳅寸苗的养殖周期约100天,全国大部分地区一年可以养殖两季,因此养一亩泥鳅一年能赚15800元。同时,随着养殖户养殖技术不断提高,现在自繁自养或购买水花苗养殖的也越来越多,养殖泥鳅水花苗投入将会更少,养殖效益将会更高。

泥鳅养殖有哪些优势?

1、耐低氧:泥鳅能够利用皮肤、肠道进行呼吸,非常耐低氧,可以实现高密度养殖的模式,不会出现一般鱼类的缺氧泛塘的现象。

2、食性杂:泥鳅的食性杂,饲料也比较容易解决,玉米、小麦、稻谷等粮食以及米糠、豆渣等下脚料都可以做为泥鳅的饲料。

3、繁殖强:泥鳅的繁殖能力非常强,一般情况下1条雌性泥鳅1年可以产卵3000粒左右,而且在春、夏、秋三季都可以开展繁殖。

4、生长快:泥鳅的生长速度较快,一般春季繁殖生产的泥鳅小苗,到冬季就可以达到较大的上市规格,因此资金回笼非常快。

一种用于养殖泥鳅的大棚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养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养殖泥鳅的大棚。

背景技术:

泥鳅是营养价值很高的一种鱼,它和其它的鱼不相同,无论外表、体形、生活习性都不同,是一种特殊的鳅类。泥鳅是常见的水产类大众食品,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素有水中人参之美誉,它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是很多消费者所喜欢的水产品。泥鳅喜欢栖息于静水的底层,对环境适应力强,各种淡水水域均能养殖,养殖效益高,目前我国野生泥鳅产量逐年下降,而国内外市场需求又逐年上升,为人工养泥鳅创造了很大的商机,而大棚养殖能够更好地控制养殖的环境,被许多养殖户所采用,可是目前市场上的养殖大棚,控温效果不好,大棚结构不牢固,而且大棚内养殖的水环境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用于养殖泥鳅的大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养殖泥鳅的大棚,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养殖泥鳅的大棚,包括大棚框架,所述大棚框架的左右两端固定在墙体的上端,所述墙体的内侧均设有热气管道,所述大棚框架的上端覆盖一层保温层,所述保温层的上端覆盖一层防雨层,所述大棚框架的前后面的上侧中部对称开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内设有风扇,所述大棚框架内设有设有养殖池和污水处理池,所述养殖池内腔下部设有过滤网,所述污水处理池的内腔上部设有过滤网,所述墙体的内侧设有人行道,所述大棚框架的中部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左右两侧设有日光灯。

优选的,所述养殖池设有两个,位于大棚内的左右两侧,两个养殖池之间设有污水处理池,左侧养殖池的右侧下端出水口通过水管连接污水处理池的左侧上端进水口,左侧养殖池的右侧上端进水口通过水管连接污水处理池的左侧下端出水口,右侧养殖池的左侧下端出水口通过水管连接污水处理池右侧上端进水口,右侧养殖池的左侧上端进水口通过水管连接污水处理池右侧下端出水口,四条水管上均设有抽水泵。

优选的,所述热气管道呈U形状,密布排列在墙体的内侧。

优选的,所述大棚框架包括横梁主杆、侧梁主杆和连接杆,所述横梁主杆位于大棚框架的顶部,所述侧梁主杆的上端与横梁主杆焊接,下端固定在墙体内,所述连接杆组成三角形状焊接在侧梁主杆之间。

优选的,所述墙体内设有海绵保温层。

优选的,所述日光灯位于养殖池的正上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用于养殖泥鳅的大棚,通过横梁主杆、侧梁主杆和连接杆的结构,能够使大棚更加的牢固、稳定,通过水管、养殖池和污水处理池的结构,能够实现循环用水,并且能够保持养殖池内的水清洁,有利于泥鳅的生长,通过热气管道的结构,能够为大棚内的空气加热,控制大棚内的温度,同时保温层也减缓了大棚内热量的流失。

附图说明

泥鳅大棚养殖新技术你知道哪些?(4)

图1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大棚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热气管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大棚框架、2墙体、3热气管道、4保温层、5防雨层、6通风口、7风扇、8过滤网、9养殖池、10污水处理池、11水管、12支撑杆、13日光灯、14侧梁主杆、15横梁主杆、16连接杆、17人行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养殖泥鳅的大棚,包括大棚框架1,所述大棚框架1包括横梁主杆15、侧梁主杆14和连接杆16,横梁主杆15和侧梁主杆14起到支撑固定作用,所述横梁主杆15位于大棚框架1的顶部,所述侧梁主杆14的上端与横梁主杆15焊接,下端固定在墙体2内,所述墙体2内设有海绵保温层。所述连接杆16组成三角形状焊接在侧梁主杆14之间,三角形状能够使大棚框架1更加稳定牢固。所述大棚框架1的左右两端固定在墙体2的上端,所述墙体2的内侧均设有热气管道3,热气管道3为大棚内提供热量,改善大棚内的环境,所述热气管道3呈U形状,U形状能够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能够传递更多的热量,密布排列在墙体2的内侧。所述大棚框架1的上端覆盖一层保温层4,保温层4能够减缓大棚内热量的流失,所述保温层4的上端覆盖一层防雨层5,防雨层5能够防止漏雨,所述大棚框架1的前后面的上侧中部对称开有通风口6,通风口6能够使大棚内的空气与外部空气流通,改善大棚内环境,有利于泥鳅的生长,所述通风口6内设有风扇7,所述大棚框架1内设有设有养殖池9和污水处理池10,所述养殖池9设有两个,位于大棚内的左右两侧,两个养殖池9之间设有污水处理池10,左侧养殖池9的右侧下端出水口通过水管11连接污水处理池10的左侧上端进水口,左侧养殖池9的右侧上端进水口通过水管11连接污水处理池10的左侧下端出水口,右侧养殖池9的左侧下端出水口通过水管11连接污水处理池10右侧上端进水口,右侧养殖池9的左侧上端进水口通过水管11连接污水处理池10右侧下端出水口,四条水管11上均设有抽水泵。所述养殖池9内腔下部设有过滤网8,通过四条水管11的设置,能够把养殖池9内的污水抽到污水处理池10中过滤,在抽入养殖池9内,使水能够循环利用,节约了用水。所述污水处理池10的内腔上部设有过滤网8,过滤网8能够过滤泥污和杂质,清洁水环境,所述墙体2的内侧设有人行道17,人行道17是留给养殖人员行走,所述大棚框架1的中部设有支撑杆12,所述支撑杆12的左右两侧设有日光灯13,日光灯13能够为养殖提供光照,所述日光灯13位于养殖池9的正上方。

工作原理:通过大棚框架1和墙体2组合搭好大棚,通风口6能够使大棚内部的空气与外部的空气连通,热气管道3给大棚内空气加热,改善大棚内的温度,养殖池9和污水处理池10通过水管11实现水循环,在工作时同时打开四台抽水泵,把养殖池9内的污水抽入污水处理池10内过滤,过滤好的水在抽回养殖池9内,改善养殖池9内的水环境,使泥鳅能够更好的生长。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上一篇泥鳅养殖利润一般有多少可以养?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养殖技术本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