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茶农业网 — 助力农村创业者走上致富之路!

我市养殖“中华大蟾蜍”第一人

来源:互联网时间:2023-09-05 17:22:16标签: 蟾蜍 蟾蜍市场分析 当前位置:黑茶农业网 > 特种养殖 > 手机阅读

蟾蜍

“这几个月,下雨天太多,一个晚上取下蟾衣的数量多时也只有百来张,现在看来,今年的收成不太理想。不过,接下去老天可能会有一段时间不下雨,那样取的蟾衣数量会多一些。”养了4年蟾蜍的浦江浦南蟾蜍养殖场负责人储茂土说起今年的蟾蜍养殖效益,直喊天公不作美。

储茂土,今年60岁,是一名普通的浦江农民。在给妻子治白血病,以及姐姐、姐夫因患癌症相继离世的过程中得知,蟾衣有一定的抗癌作用。于是,他开始关注蟾蜍养殖。2007年5月,他在浦江县浦南街道宋溪村创办了蟾蜍养殖场;2007年8月1日,经省林业厅审批,储茂土拿到了特种养殖许可证,成为我市养殖“中华大蟾蜍”第一人。

经过4年的养殖,储茂土对蟾蜍养殖技术已比较了解。他说,蟾蜍系水陆两栖动物,日常吃昆虫和蚯蚓,白天躲在阴凉处,晚上出来活动。为了给它们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储茂土专门在田里划设了蚯蚓养殖道、供水道、遮荫道等,并在田中央安装了一些诱虫灯,晴天每到夜幕时分,灯光一亮,众多飞蛾等小昆虫齐聚灯下,躲在一旁的蟾蜍便能享受美味大餐。因此,养殖蟾蜍不需要人工投放饲料。进入10月,蟾蜍就不吃不喝开始冬眠。

 蟾蜍养殖和其他特种动物养殖一样,也是高效益高风险的行业。储茂土告诉记者,前几年他的蟾蜍养殖规模曾有50亩左右,效益也不错。蟾蜍是一种比较好养的动物,一般情况下不太会发病,但去年8月,他发现养殖场内不少蟾蜍失去活力,最后只保住了约2000只。这一年9月,他投资8万元左右另选了养殖场地。“蟾蜍繁殖率高,理论上说一对蟾蜍一年可产卵5000个左右,成活率有50%左右,现在养殖场内大小蟾蜍已有四五万只。”储茂土说。

蟾蜍的养殖效益主要来自蟾衣和蟾酥。每年的6月至9月,蟾蜍一般每月会自然脱衣一次,但蟾衣往往被蟾蜍自己吃掉,因此,需要人工在蟾蜍自然脱衣前采集。经过一年的努力,储茂土掌握了一整套蟾蜍取衣和蟾酥提取技术。人工取蟾衣时间都在晚上10点至凌晨4点,前几年最多时一个晚上可取150多张蟾衣。储茂土说,一只蟾蜍寿命6~8年,一般每年脱皮四五次。虽然他熟练掌握了采集蟾衣的技术,但养殖场内还是有50%左右的蟾蜍很难取到蟾衣。现在一些养殖场为了提高蟾衣的产量,使用所谓的“脱皮素”,可以使蟾蜍8~10天就脱一次皮。他认为,这些药物虽然能促使蟾蜍脱皮,但利用药物引起蟾蜍的非正常脱皮会影响蟾衣药效,他坚决不使用。另外,为保证蟾衣的数量,储茂土养的蟾蜍一年最多只取两次蟾酥。

储茂土说:“目前蟾衣、蟾酥销路都不错,如果老天帮忙,预计一年左右就可以收回投资成本,但按今年的情况,现在看来可能有点难。”

上一篇蟾蜍养殖的市场前景

下一篇蟾蜍养殖的市场前景分析和效益分析

特种养殖本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