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木耳,别名木耳、光木耳。真菌学分类属担子菌纲,木耳目,木耳科。色泽黑褐,质地柔软,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可素可荤,不但为中国菜肴大添风采,而且能养血驻颜,令人肌肤红润,容光焕发,并可防治缺铁性贫血等,具有很多药用功效。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吉林、福建、台湾、湖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生长于栎、杨、榕、槐等120多种阔叶树的腐木上,单生或群生。目前人工培植以段木的和袋料的为主。
黑木耳的营养成分,据现代科学分析,每100克干品中含蛋白质10.6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65克,粗纤维7克,钙375毫克,磷201毫克,铁185毫克,此外还含有维生素B1 0.15毫克,维生素B2 0.55毫克,烟酸2.7毫克。因此,黑木耳历来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常作为烹调各式中、西名菜佳肴的配料,或和红枣、莲子加糖炖熟,作为四季皆宜的佳美点心,不仅清脆鲜美,滑嫩爽喉,而且有增加食 欲和滋补强身的作用。黑木耳具有一定吸附能力;对人体有清涤胃肠和消化纤维素的作用。因此,它又是纺织工人、矿山工人和理发员所不可缺少的一种保健食品。
黑木耳还可作药用。历代医学家对于黑木耳的药效都有详细的记载,如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木耳生于朽木之上,性甘干,主治益气不饥,轻身强志,并有治疗痔疮、血痢下血等作用。"我国医学历来认为黑木耳有滋润强壮,清肺益气,补血活血,镇静止痛等功效。是中医用来治疗腰腿疼痛,手足抽筋麻木,痔疮出血和产后虚弱等病症常用的配方药物。据国外报道,黑木耳能减低血液凝块,缓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对预防和治疗冠心病有特殊的效益。黑木耳所含的多糖类物质,具有一定抗肿瘤作用,据报道对小白鼠肉瘤180的抑制率为42.6%。我国民间也有用黑木耳加水煎服,来治疗妇女子宫颈癌和阴道癌。
黑木耳地栽覆盖管理要点
1.配料杂木屑80%、稻糠12%、大豆粉2%、玉米粉3%、石膏粉1%、石灰1%、过磷酸钙0.5%和硫酸镁0.5%,含水量为60%。按常规装袋、灭菌、接种、培养。2.整理栽培场地首先要考虑到地势的高低,降雨量的多少。雨多或低洼地,床面要高出地面10~15cm,以利于排水;干旱少雨或地势高,床面应低于地面15~20cm,以利于保湿。床面宽以1.2~1.4m为好,长不限。使用前床面和过道铺上一层沙子,浇透水,并用5%的石灰水喷洒一次。3.菌袋的摆放与覆盖将菌袋用0.2%的高锰酸钾或0.1%的托布津溶液消毒,然后在袋的周围用刀片划1.5~2cm长的“V”形穴口8~12个,去掉棉塞和项圈,将料面以上的袋剪去,按10cm的间隔倒立摆放在床面上。这将有利于潮气上升,黄水下渗。最后,可直接用草帘子遮荫,上用塑料薄膜覆盖,四周压好。4.出耳期的管理4.1子实体形成期的管理此期间正是4月下旬到5月上旬,外界温湿度都较低,以雾状向草帘上喷水,盖好塑料薄膜,保持90%以上的湿度,适当通风,注意保温,一般7~10天即可形成原基。4.2子实体分化期的管理原基长到1~2cm时为分化期,大约需5~10天,此阶段耳片小,培养料含水量充足,所需水量小,保持地面和草帘的潮湿,空气湿度保持85%~90%之间,适当加大通风,并给予散射光,白天温度高时,应揭去塑料薄膜。4.3子实体生长期的管理由球状原基长至耳片开放为生长期,约10~15天,此阶段保持90%以上的湿度,加大通风量,由于外界温度逐渐升高,所以白天应揭去塑料薄膜,阴雨天除外。勤翻晒草帘,每隔3~4天向草帘喷洒来苏尔一次,此阶段要给予少量直射光,要预防高温、高湿所造成的杂菌污染和流耳现象。4.4子实体采收期的管理当耳片充分展开,边缘内卷,耳根由粗变细时,应及时采收。采耳前2天要停止浇水,以便耳根收缩。采耳时应连耳根一起采下,不留残耳,以免引起杂菌污染。采完后,最好用0.15%的百菌清水溶液喷洒,可以预防杂菌的污染。此时喷水宜轻,注意降温,以利于菌丝恢复生长第二期耳芽形成。5.病害的识别与防治5.1杂菌出耳期侵染的杂菌,主要是各种霉菌。其危害最大的是木霉,约占90%以上。其次是青霉、曲霉、链孢霉、根霉和毛霉。
1)木霉,初期菌丝体为白色菌斑,逐渐变成浅绿色,最后变成深绿色、墨绿色,发臭松软;子实体被污染后,会导致腐烂。
2)青霉,与木耳菌丝相似,后期转为绿色、蓝色或灰绿色。形成大小不等的菌块,主要危害菌丝,子实体被侵染后,引起霉烂。
3)曲霉,可出现黑、黄、棕等颜色。多侵染培养料表面,与菌丝争夺营养,并有一股刺鼻的臭气,子实体被侵染后,造成烂耳。
4)链孢霉,产生大量桔红色粉状孢子。传播快,侵染菌丝,破坏养分。
5)毛霉和根霉,二者的形态及生理要求相似,菌丝呈灰白色,2~3天后,菌丝顶端出现肉眼可见的黑色颗粒(即孢子囊)。危害菌丝体。各种霉菌的侵染,一般发生在采收头茬耳后的耳根部位。应采取的防治措施是:
1)选择高产抗病菌种。
2)保证很好的出耳环境。选择郁闭度适中、空气新鲜,通风良好、不受粪便垃圾污染的场所。
3)同一场地最好不要连续栽培。如条件不允许,场地要彻底消毒。
4)加强管理,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要注意做好通风降温和排湿工作。
5)适时栽培和采收,以当地平均气温在10℃以上就可以摆袋。
6)发现被霉菌污染的菌袋,应挖去受害部位,用5%的石灰乳剂抹斑,也可以用40%的甲醛液及各种有效药物处理,然后隔离培养。对污染严重的,要及时用废报纸包好,尽快深埋或烧毁。决不能丢弃场地附近,造成新的污染。
5.2流耳流耳是细胞充分破裂的一种生理障碍现象,使耳片成为浆糊状。此病多发生于温度高、湿度大、光照通风较差的环境中,以及采收不及时受细菌和霉菌的污染造成。
应采取的措施是:
1)栽培场地要向阳通风,有一定遮阴度(六分阳、四分阴)。
2)高温霉雨季节,要挖好排水沟,做好场地消毒工作。
3)耳片快成熟时,空气湿度不要超过85%。耳片八九分成熟时,就应采收,避免成熟过度。
4)发现流耳,要及时把它刮去,再涂以5%的石灰水,若是细菌引起,可用25×10-6的金霉素、青霉素或500~600倍的代森锌药液喷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