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的福寿鱼号称七百多种,名称之多可想而知。但一般人所说的福寿鱼,多指被养殖于人工池中,吃饲料长大,口癖变化不大的改良品种而言,体型硕大齐一,利于垂钓,常见偏名有福寿鱼(台湾)、尼罗鱼、非洲仔等。而那些流浪到野塘、水库或溪湖等水域繁殖的福寿鱼,品种则参差不齐,大小与口癖也不一致,甚至有只吃石上青苔者,很难一概而论,较不利于垂钓推广。
如果,有人问起「溪钓野福寿鱼」该用何饵料时,千万不要回答「冷冻饵」,因为那些野福寿鱼,多是识青苔却不知肉味为何物,未必会买帐。因习惯性的因素,福寿鱼对完全没有尝过的饵料,需一段期间来适应,即使一个全新口味的高档「冷冻肉饵」,在青苔环伺的溪河中,也要给一点时间熟悉才行;等吃上瘾后,就会形成所谓的「口癖」,以后要不吃都很难了。
很多人钓福寿鱼时常被饵料所困惑,面对眼花撩乱的偏方与添加物,心中不免存疑,但似又真有那么一回事,如何是好?例如香虎、蒜精、猪母乳、中药饵、臭丸饵、酒醩等,其中有些是人类看了都不想碰的东西,福寿鱼怎会吃呢?其实,这些都是福寿鱼习性所延伸的问题,说穿了,很多的「偏方」,就是特殊口癖的另一说法而已。既然「特殊」,当然有适用区域的限制性,换句话说,对没有此种口癖的一般福寿鱼而言,此偏方是不会有特别效用的;饵无万灵,切莫轻信。常言道:「一方鱼食一方饵」,习惯使然也,不论什么偏方或特效饵,一切回归福寿鱼习性来思考即可透明化。
至于喂食福寿鱼吃「臭药丸」等特殊饵料的动机何在?分析此种情形,多是在地的老钓客所为,所以猜想,应是种「排挤他人上鱼」的心态问题吧。只要在平日饵料中持续添加此味,长期下来,必能产生偏好效果,对新临该池而不明内情者,自有降低其竞争力之作用。而钓鱼乃休闲之事,输赢也要凭真本事,类此之非正常做法,实不值鼓励。不过,换个角度来看,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如果你是新临该池的钓客,却不知打听此池的用饵与口癖,仍坚持「君子之争」的话,此又失之怠惰矣,也不该鼓励。至少,要问清楚此池老板平日喂食的饲料是什么?一般钓友用的饵料为何?此池是新鱼多还是老鱼多?否则钓技再好,也是枉然,毕竟,钓鱼不是只问调钓或灵钝而已。何况,见他人不停上鱼、自己浮标纹风不动却能愉悦者,并不多见。
一般而言,池主有大量喂食的池子,往往其所用的饲料,就是最好的饵料。例如,平镇的佳佳休闲池,收费同时,老板都会附赠一包粒子,钓友也知道,只要将此粒子泡开直接作钓,鱼就很会咬了,根本不须再准备其它饵料,可以一包二用,诱钓合一。此之好处,除老板不需花精神喂鱼外,尚可收买钓客之心,且不用担心钓客乱用偏方,伤鱼又打坏鱼嘴咬度,造成新钓客怯步;对钓客而言,既单纯又省钱,更可公平竞争,何乐不为?这种「口癖」的养成,在池主的控管下是有迹可循的,属最典型的例子。所以佳佳的生意会好,其来有自,有心经营者,不妨参考一下。
再如龙潭的乡城休闲池,没有定期清池且未养鲈鱼,虽大福寿鱼不少,但小福寿鱼更多,老钓客习惯向池主购买以「桶」为单位的麦片,藉麦片不易被上层小福寿鱼冲散的特性,直击底层大鱼。不用说,避小鱼效果一定很好,但缺点是麦片诱鱼性较差,须不停地大把诱撒才行,会间接造成上鱼率被稀释掉,也等于花钱在帮老板喂鱼般,有点冤大头了。不过,此池如用粒子垂钓,只要有效避开上层小鱼,咬度与上鱼率会高出麦片甚多,此乃因福寿鱼本吃粒子长大,年轻钓者也喜用粒子居多,加上粒子的诱鱼性高,所以麦片的用量虽多,在该池仍未占尽优势所致也。这正说明了,福寿鱼的口癖没有唯一性,可以二种以上同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