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狂犬病又称阿氏病,是多种动物共患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本病的特点是侵害中枢神经系统和引起皮肤瘙痒。
【病原】
伪狂犬病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科。本病毒含双股脱氧核糖核酸,病毒粒子的直径为100—150纳米。
【流行病学】
病兽和带毒的下杂肉类饲料,是毛皮兽的主要传染来源。猪是本病毒的主要宿主,其本身症状不明显,无搔痒和抓伤,多呈隐性经过。生前不易诊断,猪自然带毒六个月以上。病毒侵入机体的主要途径是消化道。在毛皮兽中,发生本病无季节性,但以夏秋季居多,常呈暴发流行,初期死亡率高,当排除污染饲料成分后,病势很快停止。
【临床症状】
水貂自然感染时潜伏期为3—6天,主要表现为平衡失调,常仰卧,用前指爪摩擦鼻镜、颈和腹部,但无皮肤和皮下组织损伤。表现据食或食后不久发病。其特征为食后第一个小时发现多数水貂精神萎靡,瞳孔急剧缩小,呼吸迫促、浅表,鼻镜干燥,体温升高,狂躁不安,冲撞笼网,兴奋与抑制交替出现,病貂时而站立,时而躺倒抽搐,转圈,头稍昂起,用前爪搔脸颊、耳朵及腹部。舌头麻痹伸出口外,牙关紧闭,舌面有咬伤,从口内流出大量血样粘液。有的出现呕吐和腹泻。死前发生喉麻痹,胃肠胀气,有的公貂发生阴茎麻痹。眼裂缩小、斜视。下颚不自觉的咀嚼或痉挛收缩,后肢不全麻痹或麻痹。一般1—20小时死亡。
【预防与治疗】
本病尚无特殊疗法。发现本病后,应立即停喂因伪狂犬病污染的肉类饲料,更新新鲜、易消化、适口性强、营养全价的饲料。用众牲安对笼舍、食槽进行消毒。再次饲喂时必须对肉类饲料进行严格检查,饲喂前进行无害化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