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杨希林的养殖场,这一天,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准备出售一批山鸡。
杨希林:这个鸡不好抓,太能飞了,平常都是晚上抓,白天很难抓。客户昨天晚上打电话来,说早上要送20多只去,那边已经缺货了,不能让客户断货。
山鸡又叫野鸡,性情活泼,野性极大,如果白天不用任何工具徒手抓一只鸡,要两、三个小伙一起围堵才行,但杨希林抓起来却毫不费力,他告诉记者,他卖山鸡很讲究品相。
杨希林:这只尾巴不好看。你看,我们人一般女的比男的漂亮,我们这个鸡是公的比母的漂亮,这是公鸡。像这种鸡比较健康,你看它的羽毛比较有光泽,还有眼神、精神、体形,你抓它的话挺沉、挺结实。像这种鸡在我们整个商品鸡当中算是比较好的,算是上品吧。
山鸡在贵州省的山区中经常看到,但因人工繁育难度大,所以当地很少有人大规模养殖,而杨希林却把多年积攒的40多万元,全部投入到一座别人不敢去的荒山上养殖山鸡。五年时间,他带动周边区县80多农户,把山鸡的养殖数量从500多只扩大到11万多只。提起他,周围人都说,他就是年轻人当中的标杆。
凯里市人大副主任:杨希林虽然个子比较矮,看起来不起眼,但是做事的风格,办事的能力和文化的见识,也是我们凯里市年轻人的标杆,应该说一人顶两个,干活真卖劲。
村民:太阳那么大,他在那里干活,晒得他黑黑的。
村主任:别看他个子小小的,其实他做出的事在农村来说也算很了不起的事情了。
在大家眼里他是一个标杆性的人物,真正的汉子。然而,因为养山鸡,杨希林曾一度让父母觉得抬不起头,提起那段日子,他依然眼圈通红。
杨希林:看到父母在人家面前抬不起头的时候,自己也挺伤心的。
在他的身上到底经历了怎样的坎坷故事?而六年前,杨希林执意把全部积蓄投到别人不敢去的荒山上,是因为这座山上有一样很常见的东西,对于他来说却是个宝贝。
这里是杨希林的老家,杨希林从小就好学懂事。2000年,杨希林是全村唯一一个能够考到贵阳上学的人。毕业后又被老师推荐到一个绿化公司做项目经理。由于踏实肯干,2008年时,他已经积攒了40多万元,这曾一度被村里人所羡慕。
然而,不久后,杨希林的一个决定将这一切都改变了。
杨西林:到绿化公司(工作),那时我就觉得,这只是我人生中的一个站,不是终点。
2008年2月,杨希林和同事吃饭时,他发现有一盘鸡肉很贵。
杨希林:180元一盘,以为是好大的一盘,上菜的时候发现一小盘,特别少,就挺奇怪这个东西怎么那么贵。
通过询问,他得知那盘肉是山鸡肉,市场卖价高,在他的家乡几乎没有人养殖。
2008年4月,杨希林突然辞掉了工作,把积攒的40多万元全部投入到家乡的这座荒山上。村里人都对他感到担心,因为那座荒山很恐怖。
村支部书记:那个地方是很恐怖的,野猪啊、狼的脚印都还有,经常有的。白天的时候几乎都没有人,过路人都很少很少。
村民:他承包荒山,我们很怕的。
村里人觉得害怕,可是杨希林敢冒险上山,是因为他觉得那座荒山上有一样宝贝。
杨西林:我发现大山里面有一样东西,在我们老百姓眼里是很不值钱的东西,对我来说就是一个宝贝。
杨希林想的似乎有些简单,承包荒山后,他遇到的第一个困难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
杨希林:没有,什么都没有,电也没有,水也没有,路也只是个小路,人可以走,车子都进不来。
杨希林每天一个人搬砖、挑水、开荒,他的手上经常被划出一道道伤口,脚、肩膀都磨出了水泡。可这都不算什么,有一次,他竟然差点造成残疾。
杨希林:这么砍的时候砍了一刀,这种树枝,在砍的过程中,把那个枝丫剔掉,一不小心就砍到这里了,那时候心里着急,想赶快砍完,一刀就把这只手给砍了,那时候留了好多血,后来就残废,把肌腱全部砍断了。
看到杨希林的艰辛,亲戚朋友们都主动帮他一起修建厂房。4个多月的时间,杨希林的荒山终于通上了水电,盖起了场房。为了节省资金,杨希林还自行研发出了这种给鸡苗自动供暖的设备。
杨希林:这是汽车上的散热器,后面是一般的风扇,自己买这些配件自己把它组装。那边用热水锅炉,把水温升高了后,经过散热器,整个房间就达到了升温效果。它没有污染,整个环境里没有煤气什么的。
虽然杨希林在基地建设上能省就省,可是他积攒的40多万元在这四个多月里也已经所剩无几,为了周转资金,他又借了8万元,这让杨希林的父母很是担心,更让他们觉得抬不起头。
杨希林:谈到比如说谁家儿子在外面上班,父母都不参与的,怕说到自己的儿子,然后他不好意思。看到父母在人家面前抬不起头的时候,自己也挺伤心的。
2008年8月,杨希林在四川、福建两个地方购买了2000多只山鸡苗,由于运输原因,当山鸡苗运到鸡场时只活了500多只。而这时,他之前所说的宝贝,在养殖这500多只山鸡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杨希林:比如说那些坏掉了,砍来喂鸡,也等于给松树修理枝叶。
杨希林所说的宝贝,就是这山上随处可见的松针,每周他都会上山挑选一些受伤或长势不好的松枝,然后拿来喂鸡。
杨希林:以前查过山鸡养殖这方面的资料,发现上面说野鸡特别喜欢吃松针。后面又搜索了更多的资料,松针在野鸡的整个生产过程当中都有很大的帮助。
贵州省黔东南州农业资源区划办公室主任:黔东南的松树(主要是)马尾松,是松树中的一种,我们用它的叶子就是松针,它的营养成分很丰富,很全面。松针还有一种天然的抗菌素,经常啄食能增强抗病力,减少病害。
由于松针起到的辅助作用,这500多只山鸡成活了下来,而且长势很好。2009年4月,这500多只山鸡可以产蛋了,可是孵化出来的小鸡却让杨希林越看越觉得奇怪,他觉得好像哪里不对劲。
杨希林:那个时候我们第一批孵出来,我们发现很不对劲。当时鸡出来都像这种,都爬不起来,站不起来,脚基本上都扒着的,脚是张开的这种,在地上走的话就像游泳似的,那时候觉得搞笑,我的鸡怎么成这样了。
然而,更奇怪的是杨希林的举动。从那之后,他经常像这样带着山鸡在周边的12座山上溜达,溜达回来后,手里的鸡就没有了。
杨希林的妻子:老是动不动就挑一些上山,然后就空着手回来。我还以为他不想喂了什么的。
整整一个月,500多只山鸡就剩下了不到300只,杨希林心理清楚,放出去的山鸡不可能再回来了。
2010年5月,又过去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此时,最着急的人便是杨希林,每天清晨他都带着他的猎狗上山,天黑以后才回家,他似乎在大山里寻找着什么。
杨希林:这片找了再找那一片,那时这几条狗到处窜,每到一片就放出去窜。人、狗都在山里面窜,山里面找,基本上到五六点下来。
原来,杨希林发现他那500只山鸡孵出来的鸡苗大部分都很奇怪,几乎都不健康。经过向专家咨询,他得知那是近亲繁殖的结果。杨希林突然想起小时候老人们常说过一句话。
杨希林:从小就听大人说,公的好就好一窝,平时在农村养鸡就是这样的,公鸡好了是好一窝,母鸡好了只好一个,所以我就按着这个传说,也是养殖的一种常识,我也就平时都放母鸡,和本地的公山鸡进行杂交。就是说多增加山上母鸡的量,让它能多产点蛋。
于是,杨希林想出了一个“借鸡生蛋”的方法,把自己养殖的200多只雌山鸡放出去借种。可是这个方法靠谱不靠谱,杨希林的心里也没底儿。
杨希林:那个时候没底,因为这个毕竟是野山鸡,这个是人工养了一段时间,放到山上能不能成活,适应不适应那个山上的环境,那个时候心里一点底都没有,先试着吧,也许成功了就是一笔财富。
把山鸡放到山上一年多后,为了验证他的做法,到了山鸡产蛋的时候,杨希林就经常带着他的猎狗上山找山鸡蛋。
这天,我们的记者也跟随杨希林上山找山鸡蛋。
杨希林:发现东西了上面。上,上,上去,你看上去了。刚才过那个地方的时候,你看它特别激动,很想上去,应该有,你看,它会寻着那个味一直找上去的。有鸡也怕,鸡也怕狗,鸡就飞出来了。有鸡的地方鸡就飞出来了,然后你就在鸡飞出来的地方去找做的那个窝,然后就能很容易找到那个蛋。
遗憾的是,记者跟着上山寻找了两个多小时,仍然没有找到一个山鸡蛋。
杨希林:今天找得到的机会挺小的,今年的气候比较特殊,这个季节的雨水比较多,可能再过半个月左右才好找一点。
看来,在大山中寻找山鸡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就在2010年,杨希林放完山鸡后的第二年,周围村寨里上山打猎的村民们发现,那一年,山上的山鸡蛋比往年都要多。
村民:就是特别是在2010年,好像是2010年,那一年我们捡到的蛋多点。我没问他,也是这么想我说可能是不是你们跑出来的山鸡。
杨希林:那个时候高兴,之前放的野山鸡终于有点反馈的消息了,有回报了,还真的成功了那时候。
由于杨希林在周边12个山上放过鸡,他号召周边村里的人一起帮他捡,他付给大家钱。很多村民捡到鸡蛋后也都会马上送到他的家里,但是却一分钱都不要就走了。
村民:当时他也说给钱,我说给什么钱,几个蛋,反正就是市场上几毛钱一个,我用这个也没多大意思,我说干脆送你了,拿回去送你了。
杨希林:他们拿鸡蛋的时候拿个袋,有时候我不在家的时候放着就走了,有些时候我要在家的话给钱,他们就说不要不要,反正几个小蛋。那个时候自己心里也挺感动的,就说自己一定要努力,把鸡培育好。然后能不能带动附近的老百姓也跟着养,那时心里确实也是这么想的。
2010年年底,杨希林总共捡回300多枚山鸡蛋,共孵出将近200多只山鸡苗,有100多只雄鸡,这成了他第一批品质优良的种鸡。从那以后,杨希林每两年都会放一批山鸡上山。同时,他还牵头成立了山鸡合作社,社员免费培训,免费技术指导,低价提供优质山鸡苗,在周边10多个区县发展养殖户80多家。
2011年,杨希林的合作社年出栏山鸡11万多只,他拉着山鸡,出入各大酒店、宾馆、饭店,在凯里市的繁华地段进行推销,可是即使他免费送给酒店、饭店品尝,对方也会将他拒之门外。
贵州省凯里市某酒店厨师:进来推销,也不知道产品怎么样,鸡的味道啊,都不知道,还没用过。换菜单也是一件麻烦事,一个菜单我们一年换一次,那你换多了老板的成本就加高了。
贵州省凯里市三棵树镇某酒店厨师:拿着鸡推销的时候,那时候还不知道,不知道这块销路怎么样,消费者喜不喜欢吃,还有这个味道不知道好不好。
吃了闭门羹,杨希林很沮丧,他决定将山鸡拉到活禽市场进行销售。然而,就在他销售山鸡的时候,一个不经意的发现让一切发生了改变。
杨希林:围观看的人挺多的,大部分人都觉得这个山鸡挺稀奇挺新鲜的,那时突然有个灵感,那么多人围着看,可能这个东西应该有它的一个特点吧。那时候就想,这个东西既然受那么多人关注,能不能以它好看的特点,开发出新的销售渠道。
杨希林发现,买的人少,看稀奇的人多,不一会儿他的摊位就围满了人,这让杨希林想到了新的销售道路。
杨希林:我发现其实我们黔东南这边的旅游景区挺多的,我们也发现旅游景区附近的农家乐、山庄特别的多,人员流动量也挺大。
杨希林找到农家乐的老板,给他们出了一个主意,让农家乐的老板没有丝毫犹豫就接受了他的山鸡。
顾客:漂不漂亮——漂亮。
好不好看——好看。
顾客:把尾巴弄上来。
这里是贵州省黄平县的一家农庄,记者来这里采访,刚进来就遇到了这一幕。来这里的顾客都争着抢着要跟山鸡合影。
记者:为什么拿手机拍照?
顾客:拍这些把好的都传出去。大家都看到,看到好的让大家来这里看真实的。
贵州省黄平县某农庄老板:有时候还缺货,过春节的时候缺货,过年过节的时候缺货。
杨希林就是让农家乐的老板将山鸡放在院子最显眼的位置,这样一来,很多人为了能多看一会山鸡,干脆就留在这个农家乐吃饭。
顾客:好漂亮,漂亮,哇,你看这个。
杨希林就是利用别人的这种好奇心理,不到一个月时间便打开了当地16家农家乐的销售大门。更让杨希林意外的是,一些曾经拒绝过他的饭店,也主动找到他来销售山鸡。杨希林为此还特意印制了山鸡的菜单。
贵州省凯里市三棵树镇某酒店厨师:我也去调查了,后面看到他们(农家乐)挣钱了,看到他们挣钱还可以。心理肯定痒痒,销路这么好,挺挣钱的,后面搞了就一炮走红了。
2013年年底,杨希林已经与凯里、贵阳和周边27家饭店建立了合作关系。因为打开了销售渠道,山鸡不愁卖,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想跟着杨希林养山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