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茶农业网 — 助力农村创业者走上致富之路!

蛭在必得

来源:互联网时间:2023-09-11 02:59:28标签: 水蛭 当前位置:黑茶农业网 > 养殖技术 > 手机阅读

  

蛭在必得

 

  傅扬兵展示他养殖的水蛭

  2014年10月10日,中国水产养殖网一行来到安徽安庆市宿松县水蛭养殖基地,实地参观了这个两百多亩规模的大型水蛭养殖基地。

  从当初的两个水泥实验池到至今天的280亩规模,五年多以来,傅老师每一步都走得很辛苦。可每一个问题的解决就是一次很好的提升,这让傅老师乐此不疲,累并快乐着。

  这五年,对傅老师来说,肯定是人生中最值得回味、最珍贵的五年。傅老师也很高兴能把这些年的经历和大家分享,希望给正在努力的朋友们“加油”。

  1979年,傅扬兵老师出生于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一个湖边的小村,一到春天,村里的男女老少都会去湖边抓蚂蟥,“那时候猪肉才2元/斤,而蚂蟥就卖到9元/斤,技术好的人一晚上就可挣以当时一个工作人员一个月的工资。

  如果蚂蟥能人工养殖多好啊!这就是傅老师对蚂蟥—学名水蛭的最早印象。

  后来傅老师离开家乡,读了高中、大学,就渐渐地忘记了儿时的蚂蟥。直到09年,在傅老师身边发生了一件事,让傅老师知道蚂蟥金贵的真正原因。

  那一年,傅老师的姨父患了重病——胰腺癌晚期,医院已经放弃了治疗,全家人都陷入了悲痛之中。姨父曾对傅老师恩重如山,曾给了傅老师儿时许多美好的回忆,傅老师还是抱着试一试的心里,执意带他去了傅老师一中医朋友那。经过七个月的治疗,癌瘤竟然消失了,傅老师问医生什么药竟如此神奇,他说其中有一味药就是水蛭,水蛭能消肿、去淤,可以用于治疗很多的慢性疑难病,只是现在太贵了,而且这一宝贵的资源正在逐渐枯竭,如果谁能人工养殖好,那将是对人类健康的一个巨大贡献。

  原来如此!傅老师想起了儿时的情景,不过现在宿松当地蚂蝗的野生产量已不及原来的十分之一,傅老师萌发了人工养殖蚂蝗的念头。

  2009年9月,傅老师在自己工作的学校附近建了两个水泥池,等着第二年开春试验,同时上网查阅资料,学习生物学基础知识和水产基本理论。盼着到了10年清明节后,傅老师开始了育苗的实验。这一年,傅老师出现很多的问题,比如水泥池水质如何调控、种苗投放的最佳密度、饵料的授喂量、规模养殖的可操作性等等。摸索过程中问题不少,不过傅老师还是慢慢基本上掌握了水蛭的习性,傅老师深信,水蛭养殖是高效的、可行的。因为它的饵料简单,饵料成本只占产值的十分之一。

  有了第一年的经验和信心,傅老师决定加大样本量,开始了新的试验。2010年秋末,傅老师拜访了几个有一定蚂蝗养殖经验的朋友,和他们共同探讨养殖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不过在和朋友们探讨的过程中,几个朋友的虽然热情很高,但文化程度很低,专业养殖知识不够,傅老师本虽是科班出身,但学的数学教育专业与水产养殖也相差甚远。于是,傅老师只身去南京拜访了南京农业大学郭巧生老师。郭老师是南农博导中药材研究所所长、水蛭人工养殖课题组组长,当时,他们已经出了课题成果,但属于专利技术,如果合作需要年指导费100万,作为一个普通教师,凭傅老师个人的实力远远不够,傅老师暗下决心,一定要做好,利用五年的时间掌握一套高效易推广的养殖技术。傅老师在郭老师的帮助下买了一套大学水产专业教材回来自学,郭老师答应如果傅老师遇到大的弯路时会指点傅老师,专家的肯定和支持更加坚定了傅老师从事这个项目的决心。

  回来后,傅老师在知识的海洋里如痴如醉,先前的许多不解的问题都找到了答案,傅老师庆幸自己没有走错路。那阵子经常听说水泥池养殖失败、浮式网箱养殖失败的养殖户,多数是因为轻信了电视宣传的某些大师,最终落得血本无归,还没有获得实际的经验。

  人人都有求富的需求,但一定要有清醒的头脑,养殖水蛭如果不经过基础理论的学习和实践的指导,就犹如走进了迷宫,能出来的几率很小。

  2011年春,傅老师带的高三班已是最后冲刺阶段了,为了不影响教学工作,傅老师高薪请了两个工作人员配合傅老师做实验,实验地点选在学校附近一个两三千亩的水库底下,实验目的是找到效益最高的养殖模式,完善生产工艺流程。为此,傅老师设计了三种池塘,土塘围养半生态养殖,大塘网箱半生态养殖,小网箱微流水养殖。每种模式都创设了几个对照组,通过实验分析结果,傅老师得出:1、小网箱微流水可以高产,但条件苛刻。3个12平方网箱傅老师产出110斤,个体平均13.6克,死亡率30%,没微流的网箱死亡率很高,个体不大。2、土塘围网成本最低,管理方便亩产可达600斤,效益最高,但缺点是起捕很困难。3、大塘网箱亩产400至500斤每亩,起捕比土塘容易,但长势没土塘好。

  全年投入经费16万元,收入只有6万余元,但傅老师收获了宝贵的经验,傅老师的学生也很争气,高考也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全班74人只有3个没达三本线,一本42人,傅老师的课代表考了全省第十二名,是全县的理科状元。给了傅老师工作单位和学生一个圆满的交待,傅老师如释重负,虽然蚂蝗养殖亏钱了,但是傅老师从心里高兴!

  2012年初,傅老师决定投入实际生产了,由于实验基地交通不便,土地不平整,傅老师另选了一块80亩的基地。根据以前的经验,结合当地的水源条件,傅老师选择了大塘网箱模式。在育苗方面,为了解决小苗饵料—小螺的问题,傅老师选育了椎实螺(常说的漂螺)和福寿螺作为补充。虽然当初开车到湖北去找漂螺、到南方去买福寿螺浪费了不少钱,但这些都为傅老师现在的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一年,除了搞实验累了点,在实际生产上倒很轻松。傅老师选用的网箱是可用5年的,这块的投入在五年内就是一次性投资了,之后的两年里这个蚂蝗基地就成了傅老师主要的经济支撑。

  到了今年,傅老师在他心仪已久的地方建了一个200亩的基地,因为那是一片三千多亩的螃蟹池,池子浅、池底平,改造成水蛭养殖池很简单,成本很低,其中傅老师做了100多亩的网箱,几十亩的土塘围养。

  从今年生产的情况来看,土塘围养蚂蝗是最具发展潜力的养殖模式,以前之所以不用围网是因为起捕困难。今年傅老师发明了一种很有效的药物,它由几种成本较低的植物药物组成,撒在水里,蚂蝗就爬在草叶上和网边上,两个晚上就可收获95%以上,省工又省时。相对于市场上有人用违禁药物起捕的蚂蝗,傅老师的方法环保又安全,而且大大节约了成本。傅老师非常看好这个小发明,因为这个问题的解决很可能会给水蛭养殖带来革命性的进展。不过对于蚂蝗养殖的探索,傅老师表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比如网箱养殖仍然面临水质调控难的问题,这可能是接下来要重点研究的内容。

  风风雨雨的五年过去了,傅老师几乎天天呆在基地,没好好照顾家人孩子,傅老师深感愧疚。傅老师表示在未来要组建一个稳定的团队打理基地生产和科研工作,自己也能抽空多陪陪家人。在家人里,傅老师感觉自己最亏欠的就是妻子了,然而妻子却在亲朋好友反对的时候非常支持傅老师养蚂蝗,傅老师至今依然记得妻子那句非常暖心的话:”你想做就放开手去做,失败了我养你“。

上一篇安徽安庆周潭镇永兴村民周卫权箱养黄鳝致富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养殖技术本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