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药用价值与养殖前景
鹿茸具有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之功能;鹿角、血、皮、肉、筋、鞭、胎、尾等均能人药,其疗效显著,其药理作用已被现代医药学所证明。
鹿肉的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人们喜食的上等佳肴。鹿皮是制革工业的上等原料皮。养鹿的经济意义重大,利国利民。现代养鹿业是以取茸、肉为主进行综合开发利用的养殖业。目前,鹿茸在国内外市场上需求量很大。全世界年产鹿茸100t左右,而韩国年消费鹿茸约50t。中国、新西兰、朝鲜、日本、新加坡、泰国、加拿大、美国等一些国家年消费量及市场潜力也是非常大的。
1994—1997年梅花鹿和马鹿全国存栏量稳定在40万头左右,每千克梅花鹿茸3000—4000元,马鹿茸4000—4500元,经济价值巨大。
作为第一养鹿大国,我国人民除了利用鹿茸之外,对于以鹿肉为主的其他鹿产品价值认识及应用的历史悠久、广泛,但从未大规模开发。从表面上看,似乎为了保护鹿资源,其实使许多鹿资源白白浪费掉。正因为这样,国内市场上没有鹿肉卖,也就没有市场行情。而鹿肉畅销于欧洲各地,与牛肉的需求量差不多,但价格要高得多。新西兰、加拿大等主产国年产量很难满足市场需求。还有鹿血、皮等制品市场占有率很少,其需求量很大,价格昂贵。
另外,以鹿茸为主的单一生产模式很难适应现代国内外市场变化,我国的养鹿业也就很难稳定持续地发展。
鹿以食草性、耐粗饲、抵抗力强、适应性广、生长发育快、经济价值及产品价格高、市场需求量大且前景广阔而被广泛养殖。
(二)生物学特性与繁育技术
1.分类与分布
现存的鹿种有梅花鹿(彩图21)、马鹿(彩图22)、驯鹿、水鹿、驼鹿、白唇鹿(彩图23)、坡鹿(彩图24)、麋鹿(彩图ZS)、毛冠鹿、麂等。以取茸为主的鹿种有梅花鹿和马鹿。这些鹿均为鹿科、鹿属动物。
中国梅花鹿分为6个亚种,即东北亚种、山西亚种、四川亚种、冀鲁亚种、华南亚种、台湾亚种。其中山西亚种、冀鲁亚种和台湾亚种几乎绝种。现在各地饲养的梅花鹿主要是东北亚种。它们多分布于东北、华北、华南、西南等地区。梅花鹿在东亚分布较为广泛,前苏联、朝鲜、日本和越南都有分布。新西兰、摩洛哥、英国、丹麦、美国、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和波兰等国家也已引进饲养。
3、食性
鹿是一种食性很广的草食性动物,以植物的叶、花、种子、树皮、幼芽和块茎块根、苔藓植物等为食。鹿几乎不能把整个植物完全吃掉。主要采食植物的叶、嫩芽、花序,对于粗糙的植物茎、秆却留下不动。采食过高植物时,先用嘴把直径不超过3.0cm的幼嫩枝秆或灌木咬往,然后采食其尖端细嫩部分。鹿常舔食盐碱土渗出的盐分来满足机体对钠盐、钙盐的需要。
(1)季节不同,鹿采食植物的种类不同
春季草木萌发时,鹿主要采食幼芽嫩叶、花蕾等,尤其是各种阔叶树的嫩叶、禾本科类或多汁的草类,如野苜蓿、草木樨等。夏季草木旺盛,鹿喜食各种多汁的草类,如芥菜、胡枝子、刺五加、野豌豆、野大豆、紫丁香等。秋天鹿喜食豆类、籽实、块茎类、地衣和苔藓等饲料;冬季采食落实落叶,如柞、椴、柳等于树叶和树皮。还有一些植物一年四季都可以采食,如蒙古栎、糠椴等全年采食。
(2)植物不同,鹿喜食的程度不同
鹿最喜食的植物有海韭菜、紫花针芽、紫羊茅草、短芝扼碱草、鹅冠草、小蒿草、矮蒿草、高蒿草、黑褐苔草、苔草、二柱头蔗草、兰花葱、唐古特、金莲花、高原莨、雅毛茛、细果角茴香、多花黄芪、独一味、马先蒿、平车前、蒲公英、猪毛蒿、蘑菇等37种,也是鹿常年采食的植物。
(3)鹿种不同,喜食植物不同
梅花鹿喜食柞树、糠椴、惚木、胡枝子等枝叶植物,野生大豆、野豌豆、山黎豆、三叶草等豆科植物和大部分双子叶草本植物,乔灌木的叶和木质化的细枝条。不喜欢吃的植物主要有禾本科植物、莎草科植物、一部分杂草和某些豆科植物。梅花鹿只是在春季才喜欢吃一些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马鹿能很好地采食禾本科植物,分叶期和再生期鸭茅、猫尾草、早熟禾、矮冰草、看麦娘、羊茅,豆科植物中的野苜蓿、白三叶草、红三叶、山黎豆和巢莱等,各种灌木、乔木的叶和嫩枝。不太采食松针、鳞毛蕨、绵马臭草、燕麦、毛茛、委陵草和狗舌草等植物。
4.习性
①鹿野性强,性情勇猛又胆小易惊,行动谨慎,一旦有人或动物接近总想走开或力求躲开。
②鹿感觉敏锐、应激性强。鹿有良好的感觉器官,尤以听觉和嗅觉最为发达。耳壳大,直立头上能及时觉察和辨别各种音响。嗅觉器官是鹿在活动中辨别方向、觅食、追逐异性和逃避敌害的重要工具。鹿视觉特别发达,可以环视周围的各种情况和发现几百米以外的猛兽和人的活动。由于其感觉器官敏锐,能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做出反应,逃离险地。当遇到危险时跳越达高度1.1m、长6m以上,会以最快速度逃去,且非常活跃,或跳跃或呜叫。
③鹿在白天多半隐藏于密林中,清晨和夜间出来采食。
④鹿营群居性生活。鹿成群生活,群体大小不一,多为10一25头,这是为减少猛兽的突然袭击,预防敌害的一种适应性行为。
⑤鹿在各种自然条件下对生存具有一定的适应性。不论在亚热带、热带、寒带,或森林、草原,还是气候干燥、多雨、多雪地区都有鹿的分布。经多年来引种驯养,首先表现在鹿对食物、环境、气温、光照有很强的适应性,如鹿可以适应一20一一40℃以下气温,当温度过高时可以采用泥浴办法散热,同时还可防蚊虻等侵袭。但在新的生态条件下将使其生物学特性有所改变,如发情、繁殖、换毛、脱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