鳖温室养殖模式,是一种高投入高产出的养殖模式,与外塘养殖模式不同,温室养殖环境条件下极容易造成养殖水体缺氧。因此,温室增氧问题伴随着整个温室鳖养殖过程,增氧时间的长短、增氧强度的大小、增氧时间的分配等都不可盲目进行。
合理的增氧可有效地提供水体分解有机质所需的溶解氧,增氧砂头爆气的同时也可使水体中有害气体(例如:氨氮、硫化氢、一氧化碳等)从水面逸出,从而减少对鳖的毒性作用。
1、合适的增氧量
温室养鳖水体的溶氧量应保持在3毫克/升以上。一般情况下,养殖面积600平方米左右、鳖养殖密度为35~40只/平方米时,可使用功率为1.1千瓦·时的增氧机来进行增氧。
如增氧量过小,水体溶解氧不足,水质易恶化,直接威胁鳖的健康。具体表现为水体浑浊、水体中亚硝酸和氨氮含量偏高,养殖的鳖容易出现烂脖子、烂爪或因氨氮、亚硝酸中毒死亡的现象。
如增氧量过大,水体中有机物的增加速度没有水体分解有机物的速度快,容易造成死水、清水的情况。特别是在鳖养殖初期,增氧过大容易引起水体清瘦,从而出现亚硝酸含量增加的情况。
2、增氧砂头的选择与放置
鳖温室养殖使用的增氧方式为砂头爆气与池底水管爆气,目前较为常用的是砂头爆气的增氧方式。砂头一般分为细砂头、粗砂头两种,细砂头增氧效果好,但砂头的孔隙易被杂物堵塞,需要经常更换;粗砂头的增氧效率比较低,但不易被杂物堵塞砂头的孔隙。一般砂头放置在离池底2~3厘米处,砂头与投饵台的距离一般为50厘米左右,按照每3平方米一个砂头均匀放置于池塘中。
3、增氧时间的确定
随着鳖养殖时间的推移,投喂量不断增大,鳖排泄物不断增多,池塘对溶解氧的需求变大,因此,增氧时间的长短也应随着养殖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见下表)。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养殖密度,水质状况及鳖的吃食情况适当地调节增氧时间。此外,在养殖初期,由于每天需求的总增氧时间短,可选择在每次投料前进行增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