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水獭钻出笼子朝人们走了几步,然后迅速扭头钻进水中,几秒钟便游不见了。这只两天前被渔政人员从渔网中搭救出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昨日在黑河森林公园附近回归了自然。“既然是野生水獭,就应回到自然中去。”西安市水务局水产渔政处处长李新平说。
发现:误闯渔网被困
周至县渔政监督管理站站长黄庆华回忆,5月16日下午5时左右,渔政站巡查人员在黑河珍稀水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内巡查,在厚畛子乡黑河森林公园下游两公里处,发现清澈的河水中似乎有网子裹住了黑乎乎的东西。“以为是条娃娃鱼,大家便靠近搭救,捞起来发现是只水獭。”黄庆华说,也不知道这小家伙从哪儿来的,但长时间困在渔网里肯定会受伤,当时大家就把水獭和渔网一起打捞上岸,带回发现地上游两公里的保护区水生动物救护中心沙梁子救护站。“保护区内不允许捕捞水生动物,但当地个别群众有时也下网捞鱼,这只水獭可能就是误闯了渔网被困住的。”黄庆华说。
刚带回屋里的水獭不吃不喝,见人也很惊恐,第二天便适应了些,开始吃食,从外表看应该没受什么伤。黄庆华介绍,这几天一直有人轮流看护着水獭,每隔一两个小时给它淋点水降降温。
接触:攻击性强爱吃鱼
昨日上午,记者在沙梁子救护站看到了这只关在笼中的水獭。看见一堆人围着自己,它的小黑眼睛警觉地打量着周围,在狭小的笼中一刻不停地转着圈,还咯咯地咬着笼子,不时露出尖牙威胁着靠近他的研究人员。
为测量水獭身长,人们不断给它投掷鱼肉,看到美味的水獭很快抓住生鱼肉,或翻身仰卧或趴在角落,啃得很投入,似乎不介意身边晃悠的尺子。仔细测量观察后,研究人员测得其身长约41厘米、尾长约25厘米,重2.2公斤,属成体雌性野生水獭。“西安和秦岭山内,没有人工繁育养殖水獭的人或机构。”省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开锋说,人工喂养的水獭通过食物引诱一般会跟人走,且见到人也不会有这么强烈的攻击行为,从这只水獭见到人的反应来看,应该是野生的。
四块鱼肉下肚水獭似乎还没尽兴,但此时渔政人员已把它送回到了发现地,在一处河滩上,打开笼子,水獭追着人走了几步便扭头钻入水中寻找凉爽去了。“这证明秦岭山中还有野生水獭存在,不过还是应该放生这小家伙,让它回到自然里继续繁衍。”
探寻:30年前秦岭山常见
据王开锋介绍,野生水獭主要生活在欧洲、亚洲和非洲,历史上包括我省在内的20多个省市区都有分布,但环境污染、栖息地遭破坏及人为捕捞等原因,野生水獭数量逐渐下降,在国际上已被列为濒危动物,未经省级林业厅批准,不准捕猎。
上世纪80年代前,水獭在我省特别是秦岭山中较常见,但随着人为活动及捕捞行为,山中群众已很少见到野生水獭的踪影。在省动物研究所的诸多动物研究人员多次野外日常调查,及渔政部门的日常巡查中,也未发现过。“在这里发现对生存环境要求较高的水獭,说明我们一系列环境保护工程取得一定成效,秦岭的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为一些动物提供了更广泛的栖息地。”省动物研究所所长李保国教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