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密支那的一片丛林里,有一片面积5万亩的土地。2011年1月19日,颍州区的韩大军等4名农民,通过转租获得使用权,在此进行农业综合开发。4名阜阳农民谋划着,依托国内先进的种植技术和巨大的市场,在异国的丛林中构筑他们的“富贵田园”。
4年后,占地2万亩的水果种植基地喜获丰收,当初的“富贵田园”雏形已现,然而4名阜阳农民中,却只有韩大军一人在坚守。水果种植基地附近的丛林,韩大军并不陌生。中国远征军曾在此血战。2012年,中电投集团投资的密松水电站项目在此搁浅。
在这里,韩大军送走了当初的合作伙伴,又迎来新的合作伙伴,异国“富贵田园”梦从未中断……
初尝胜利果实
9月17日,韩大军急匆匆地赶到云南。顾不上喘口气,就开始联系农资、农机供应商,请他们抓紧时间备货,尽快运往缅甸,以免误了农时。
韩大军告诉颍州晚报记者,当初转租的5万亩荒地,目前已经开发了2万亩,其中韩大军个人拥有2000亩。根据规划,韩大军在自己的2000亩土地上,种植了香蕉、蜜柚等。目前,仅香蕉树就达13万棵。
“最初的两年,由于不懂香蕉的种植技术,赔了不少钱,今年第一次喜获丰收。”韩大军算了一下,今年平均每棵香蕉树可产香蕉25公斤,平均售价每公斤4元,仅此一项的收入就达1300万元,扣除各项成本、前期投资、亏损等,略有盈余。
关键是通过几年的摸索,韩大军积累了经验,今年他又与当地相关部门签订了1000亩地的租用合同,并一次性支付了6年的租金。
韩大军的底气来自国内巨大的市场。据介绍,他今年收获的香蕉、蜜柚等水果,全部销往国内,几乎每个省都有他的经销商。由于缅甸雨水充沛、光照充足,水果的品质上乘,有段时间曾供不应求。
一个人的坚守
工作之余,韩大军总想起当初的3名合作伙伴。2011年1月,他们与缅甸方面签订合同,转租了5万亩土地,从事农业综合开发。
当年4月份,他们跟着运送农机的货车,从阜阳出发,走了四天三夜来到密支那,“周边都是原始森林,没有房屋,没有电,打电话要跑到几十公里外的村子或集镇上”。
韩大军带着3名阜阳老乡砍树建造窝棚,挖坑取水,并从国内弄来一台发电机。白天,他们操作各种机械,在丛林里开荒;晚上,他们在昏黄的灯泡下画图纸。
不巧的是,他们刚到缅甸不久,克钦武装就与政府军发生了冲突,开发工作不得不暂时中断。更为不利的是,每年5至7月份,是缅甸的雨季,几乎每天都在下雨,开发工作只能在雨停的间隙进行。
“当时工程进行得很慢,而且缅甸气温较高,丛林里蚊虫太多,我们被叮得满身是包。”巨大的压力下,来自阜阳的3名合作伙伴吃不好,睡不着,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影响。2011年底,3名合作伙伴离开了缅甸。
当时,韩大军已从商20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经营着5辆大型货车。临行前,他们“奉劝”韩大军,“实在撑不下去就回国”。合作伙伴的撤离,让韩大军陷入一种尴尬的局面。由于资金短缺、人手不足等原因,5万亩土地的开发随时可能中断。
关键时刻,韩大军在国内的几名朋友先后抵达缅甸,重新成立了公司,继续进行农业开发,才有了今天的局面。
巨大的市场潜力
今年喜获丰收后,韩大军准备在发展水果种植的同时,开发橡胶园、茶园等,并适当发展粮食种植。
据韩大军介绍,缅甸地处热带季风区,自然环境非常优越,资源丰富。可耕地面积大,土地肥沃,降雨充沛,水稻等农作物一年可以种三季。但是,目前缅甸的种植技术只相当于中国的上世纪80年代,因此发展潜力巨大。
同时,缅甸的人力资源成本十分低廉,目前他们已经开发的2万亩水果种植基地,共使用当地民工2000人,每人每天的工资折合人民币只有26元,“这在当地已属高工资标准”。
韩大军谋划着,利用国内大型农机作业的优势,加上先进的种植技术和互联网销售模式,进一步扩大开发范围。为此,今年暑假,他让正在上海理工大学读经济管理的儿子,到缅甸接受锻炼,用现代经营理念打造自己的异国“富贵田园”。
香蕉的市场前景广阔,规模化种植前景看好,带动了经济效益,有着良好的发展空间。为了保证产业的发展,产业实现绿色转型,带动农民增收更有后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