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年前,一群国民党老兵来到台湾,被蒋介石安置在屏东县的一处连粮食都不能生长的戈壁滩。“自力更生”的命令让他们吃尽了苦头,在对种粮完全失去信心之后,他们开始摸索种植其他作物。
于是,几年后,香甜的凤梨(大陆称“菠萝”)在这片戈壁滩上开花结果。
这就是台湾最有名的凤梨成长故事。故事就发生在屏东县内埔乡的大武山。在那群国民党老兵到来之前,这里是大片大片铺满石头的土地。当地本就常年少雨,再加上石头反射着日光,尤显干旱炎热。但如今,在这片土地上,竟然长出了口味绝佳的顶级凤梨。
“感人”的水果热销上海
出身农贸世家的林富吉是在去大武山扫墓时,发现了当地凤梨的不凡品质。在这位农产品专家看来,石头地凤梨甜度高,肉质超嫩,汁液粘稠,在台湾凤梨品种里实属上乘。而其外皮黄色略带粉红,根部切面嫩黄更是成为区别于其他凤梨的独特外观。经过考察,他发现正是当地气候造就了这些凤梨,于是他决定来此投资,专注于石头地凤梨的种植和推广。
2014年初,在果农的鼓动下,不满足于台湾市场的林富吉,尝试将凤梨推销到上海。开始时有人说凤梨应是绿皮的好吃,黄皮的卖不掉。林富吉当即表示,如果上海市民不识货,就将两个货柜的凤梨倒在路边,免费送给路人吃。但是上海人是识货的,两个货柜的凤梨很快售罄。
现在,林富吉和他的代理商上海果际贸易总经理曾能杰每天都发一个货柜的凤梨到上海。
面对令人欣喜的大陆市场业绩,林富吉感慨地说,我做水果不仅要做好的水果,更要做有故事、感人的水果。当初投资石头地,老兵故事就是一个重要因素。他说,上世纪90年代,石头地的老兵们想回大陆,但受岛内政策阻碍未能成行,很多人抱憾而终。如今老兵们种出的凤梨,经他的手卖到大陆,也算完成了老兵们的回乡心愿。就这点而言,自己的成就感更甚。他说,今后会将“石头地”作为凤梨商标加以推广,老兵的故事也将作为品牌故事植入二维码,向消费者分享。
林富吉表示自己的凤梨销售并不满足于上海,后期将跟随“一带一路”政策谋求西进。对此,负责凤梨进出口岸的曾能杰略有担忧,他说时鲜水果进口最重要的是节省时间,最希望能够随到随检,但是上海等地在这方面还有差距。好在日前闭幕的第十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上,两岸农贸机构已签署协议,将减少台湾农渔产品进入上海的中间环节,这对林、曾二位来说,是个很不错的消息。
互联网起了主要作用
如今的屏东凤梨已成为上海高档水果店和大超市的“座上宾”,但谈起当初如何来到上海,林富吉回答很干脆,“是互联网的作用”。
据了解,最初台湾水果在上海其实销路并不好,原因一是大家不了解,二是价格高。后来,上海维多利亚秘果店上线,让很多上海市民通过互联网开始了解台湾水果,了解屏东凤梨。
曾能杰表示,现在他每天一个货柜的凤梨在上海多家超市热卖,常常供不应求。
“我们支持两岸互联网发展,为两岸经贸发展助力。”日前,国台办发言人范丽青表示,为了促进两岸经贸合作,大陆方面支持两岸间互联网合作。据范丽青介绍,目前台湾水果和水产品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合作进入大陆市场。
凤梨的市场前景广阔,规模化种植前景看好,带动了经济效益,有着良好的发展空间。为了保证产业的发展,产业实现绿色转型,带动农民增收更有后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