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果梅产业现状
㈠种质资源现状 果梅,梅系蔷薇科,桃李亚科李属落叶乔木。梅分为果梅及花梅两大类群。巍山县花梅及果梅均有分布。据1991年县园艺站的果梅资源调查结果,县内共有双套梅、鸳鸯梅、珍珠梅、盐梅、毛叶盐梅、毛叶曲梗梅、光叶曲梗梅九个品种,其中的毛叶曲梗梅和光叶曲梗梅属原始的野生梅种,1987年法国植物学家“德拉瓦依”到我国云南洱源县考察,发现了光叶曲梗梅,从而证实了云南是梅的起源地,而我县不仅有光叶曲梗梅,同时还有毛叶曲梗梅和毛叶盐梅的分布,更进一步证实了巍山是世界上更为原始的果梅起源地之一,现今境内还生长着上百年以上树龄的“毛叶梅”,最早的树龄达300年以上,仍然枝叶繁茂果实累累,北京林业大学园艺系、华中农业大学林学系等专家教授均曾到我县进行考察。目前,生产中栽培应用较多的有盐梅、杏梅、苦梅、珍珠梅等6个品种,野生梅主要作嫁接砧木及育种材料使用。
㈡、生产现状 ⒈资源分布及产量:果梅,在县境内分布从1200—2500米海拔区域内均有,其中以1700—2200米较多 ,全县11个乡镇的山区自然村都有梅的分布,表现为:零星种植的多,成片集中的少,任其生长的多,进行修剪管理的少,有梅的村落多,成商品性的少,实生的多,嫁接的少,品质一般的多,优良的少,形成五多、五少的状况。全县约有1800多亩,72000多株,年产量约1200多吨,占大理州梅果总产量约20%。其中1—4年生的有300多亩,12000多株,5年以上的有1500亩,60000多株,最高单株产量400公斤左右。集中连片面积有6片,如大仓的永进200多亩,永建杂梨坡200多亩,巍宝的二台新村、鼠街的上黄山、马鞍山的红旗等均在100亩连片以上。 ⒉加工现状:巍山对果梅的加工,还十分薄弱,属卖原料型,梅收季节80%的青梅均被商贩收购,制成盐渍梅坯销往广东、昆明等地。家庭小量的制作有浸泡梅酒、花色品种甚少,在梅脯精加工方面尚属较落后状况。
二、相关自然条件
㈠、地理位置 巍山县位于云南西部、大理州南部北距大理州府53公里,南距214国道线的南涧仅40公里,地处东经99°55′—100°25′,北纬24°56′—25°32′之间,国土总面积2200平方公里,在哀牢山和无量山的北部边缘,属澜沧江和红河两大流域,境内山地、盆地、河流相间分布,山脉南北走向,自西向东,逐渐倾斜,地势北高南低,东高西低,最高海拔3037米,最低海拔1146米,高差1891米。山区占国土面积的93.3%,坝区面积仅占6.7%,坝子被群山环抱,是典型的四山围一坝,中间一条河的高原盆地。巍山是红河的发源地,河流沿坝子西侧向南出境。由于境内高差悬殊,造成地区间的气候及农业差异,垂直分布有高寒、冷凉、温暖、低热等层次,具有“立体农业”的特点。
㈡、气候资源 巍山属北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其主要特点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春秋温暖,夏秋多雨,冬春干旱。全年平均气温15.6℃,最冷月为1月平均气温8℃,最热月为5月平均气温26.8℃。全年无霜期242天,历年平均日照总时数2320.1小时,太阳辐射和生理辐射分别为141千卡/cm2和68.8千卡/cm2。全年降雨796.6mm,干季11—4月,降雨114 mm ,占14.3%,雨季5—10月降雨683 mm ,占85.7%。由于气候温和、气温变幅小,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农作物干物质的积累,具备农业创高产的气候条件,是梅果栽培生产的适宜区和主产区。
㈢、土地资源 巍山国土资源总面积2200平方公里,其中有林面积161.0万亩,森林覆盖率48.8%,耕地面积42.00万亩,占12.7%,其中0°—25°的宜耕地有33万亩,大于25°以上坡耕地9万亩;荒山39.5万亩。土地资源丰富,退耕还林发展经济林果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
三、发展规划设想
根据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和退耕还林政策,以及省委、省政府建设中华生物谷、建设绿色经济强省的精神,抓住州政府把梅果产业作为“十五”期间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项目,对重点县、乡予以扶持的机遇,以产业化方式,扩大果梅生产,坚持可持续发展观点,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利用我县土地、梅产品市场及其他资源优势,因地制宜,采取基地建设和庭院梅子经济同步发展的办法,在全县适宜地区大力推广优质梅种植,将果梅产业建设成山区农民增收的主要产业之一。
我县的果梅多分布在1700—2200米海拔的山区半山区,面积广而散,由于存在着“五多、五少”的状况,因此必须对现有面积的种植农户进行栽培管理技术的培训,做到果树的修剪、品种提纯复状、高枝换接改造、施肥、病虫防除等,让果农掌握一整套的科学栽培技术,产生好的经济效益。园艺部门要认真总结我县果梅生产,防止现有品种的多、乱、杂,积极引进和对我县目前现有良种进行筛选,采用性状优良、品质上乘经济效益良好的品种加以扩大推广,逐步淘汰老、劣、杂品种,同时建立优良品种的母本示范园区或基地,以防止种质退化,同时扩大繁殖推广。
并做好名、特、优、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工作。 计划用5年的时间,在全县现有果梅面积的基础上从2001年至2005年发展果梅20000亩,每亩单产500公斤,实现总产10000吨,产值2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