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的叶鞘腐败病又叫鞘腐病,易在水稻的出穗前后发生,这几年在东北地区发生比较普遍,有逐年加重的趋势。
水稻叶鞘腐败病的症状和发生规律
叶鞘腐败病的病菌在水稻种子和带病水稻秸秆上越冬,第二年病菌产生分“生孢子”从水稻的自然孔、伤口侵入,病菌侵入水稻体内经过一段潜伏期后表现出症状。
一般在水稻孕穗期发病,病斑发生在剑叶叶鞘上,初为暗褐色小斑,后扩大形成虎斑状大型褐斑,边缘暗褐色,中间颜色较淡。
严重时病斑遍及整个剑叶叶鞘,使幼穗局部或全部腐败,形成包穗或半抽穗而枯死。病叶鞘内部的穗呈黄褐色枯死,在颖壳及其叶鞘内侧生有略带淡红色的霉白。
叶鞘腐败病的发生受温度和湿度的影响较大,温度达到25~30度、相对湿度90%以上,最易发病。
当孕穗到齐穗期间,降雨量大、雨次多,发病重,氮肥施用过多或者过迟病情会加重,受螟虫等危害造成伤口有利于病菌侵入了。
水稻叶鞘腐败病防治方法
1、选用无病种子,建立无病留种田。
2、消灭菌源、对带病稻草及时处理,防止进入稻田。
3、加强肥水管理、避免偏施晚施淡肥,适时晾田,促使稻株健壮,提高抗病力。
4、药剂防治
种植农户可用75%戊唑醇-肟菌酯20克+3%多抗霉素水剂80ml+2%加收米8ml/亩飞防喷雾。
用药剂防治水稻叶鞘腐败病时,加入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促进病株尽快恢复生长。
如芸台素和磷酸二氢钾、生物制剂等,同时每15升药液可以加入5ml有机硅助剂.这样可以扩大药液和病菌的接触面积,增强药液的渗透性,提高防病效果节省用药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