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茶农业网 — 助力农村创业者走上致富之路!

茶艺礼仪有哪些(茶艺礼仪有哪些内容)

来源:互联网时间:2023-05-01 12:23:36标签: 当前位置:黑茶农业网 > 茶艺培训 > 手机阅读

在茶事服务行茶中,我们常用的礼节有什么?都是什么样的?

在茶事服务行茶中,我们常用的礼节有几点,首先,我们在倒茶的时候,千万不能倒得太满,正所谓茶满欺人。 其次,敬茶的时候应该先给客人,然后再给主人。 另外,在倒茶的时候应该礼让老人。 此外,喝茶的时候不要皱眉头,这样会显得不尊重。 

我们喜欢以茶会客,在喝茶当中,其实还有很多学问,喝茶的每一步都是有讲究的。接下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关于茶事服务行茶礼节的一些相关内容。

首先,我们在倒茶的时候,千万不能倒得太满,正所谓茶满欺人。因为我们知道茶是用热水冲泡的,如果说我们在倒茶的时候倒得太慢,那么客人在喝茶的时候用手接很容易被茶水烫着,如果不小心烫到了,可能直接导致茶杯掉在地上,这样就会造成非常尴尬的局面。因此在倒茶的时候,不建议大家把茶倒的太满,我们应该到至七八分满就可以了。

其次,敬茶的时候应该先给客人,然后再给主人。喝茶的时候应该有一个顺序,我们应该先进客人,然后再到自家人。至于冲泡茶水的那个人,我们称它为司炉,当在场的人全部喝过后,冲茶的这个人才能够喝。否则,就会显得对客人非常不尊重,招待的不周到。

另外,在倒茶的时候应该礼让老人。在第一次倒茶的时候,我们应该长幼有序,先尊后卑,第一遍过后就可以按照顺序倒茶了。如果说一开始我们就按照顺序来倒茶,就会显得对老人非常不尊重。而且在接受对方倒茶的时候,应该有回敬的反应,这才是礼貌的行为。

此外,喝茶的时候不要皱眉头,这样会显得不尊重。因为正常情况下,我们在喝茶的时候应该都是悠然自得的表情,如果皱着眉头的话,可能会被人认为是嫌弃对方的茶不好喝,不合胃口,这是一种非常不礼貌的行为。

以上就是关于行茶的一些相关礼节。

茶文化源远流长,中国传统茶俗礼仪有哪些?

中国茶的礼仪如下,鞠躬礼也在茶艺中是最常见的,是弯曲身体,向尊贵的人表示敬茶,代表了谦虚,恭敬的意思,鞠躬礼分为站式、坐式、柜式三个。我们中国做站式是最普遍的,让客人喝茶的时候说“请谢谢”是茶叶中用的最多的礼仪了,伸手的时候应该把伸在人的旁边,四指并拢,虎口稍微分开一些,手心中要攥着小面团的感觉,另外不能打哈欠等一些不礼貌的行为,应该点头微笑就可以了。叩指礼也是叩头,敬茶的时候应该膝盖跪在地上,双手着地头缓缓地向前面的地上也就是磕头。奉茶礼就是把泡好的茶给恭敬的人,端茶的时候要用托盘,不能用手直接碰杯子的边缘,端在客人的面前时,应该弯腰说“请用茶”,奉茶的时候不能单手给,要把杯子正面对准客人,杯柄要在客人的右手边,客人比较多的话,应该遵循先客后主,先主宾再次宾,先给女士,再给男士,先给长辈,再给晚辈。泡茶的时候,不用说太多的话,客人也就领会了。我们在给客人端着上茶的时候,应该双手端着盘子到客厅,再把茶盘放在离客人近的桌子上,再用右手拿着杯托,双手给客人递上去,要在客人的左前方。给客人敬茶的时候,必须是两个手敬茶,手指不能在杯口,以免污染茶水,放的时候不要放在客人的文件上或者容易掉的地方,放在客人的右手边是最好的。给客人上茶的时候也不能倒得太满,应该是2/3就可以了,不然让客人感觉是讨厌他,或者有逐客的意思。客人喝几口之后,应该给他立刻的满上,不能让茶叶见底。在给客人上茶的时候,应该征求一下他的意见,问问他喝什么,如果没有不能喝的,就选几种茶叶就可以。不能喝凉茶,剩茶也不能撒在地上喝茶的时候,也要一小口一小口地喝。端起茶杯的时候不能双手捧着被喝,也是不够卫生的。

茶艺礼仪有哪些茶艺礼仪有哪些内容-第1张图片-茶赠网


茶道的基本礼仪

茶道的基本礼仪

茶道的基本礼仪,说到茶,就要说到茶的礼仪,即使是刚刚接触茶道的人之中,有的认为茶道的做法简易,也有的认为茶道的礼仪做法十分困难。以下是茶道的基本礼仪,希望对你有帮助

茶道的基本礼仪1

茶道礼仪规矩

1、茶具要清洁

家里宾客来访,先让坐,后备茶。冲泡茶前,一定要把茶具清洗干净。清洗干净后最好再用开水烫一下茶壶、茶杯。这是礼诚待客最基本的礼仪规矩。

2、茶水浓度要恰当

泡茶,茶叶用量要适当,不宜过多,也不宜太少。茶叶过多,茶味过浓;茶叶太少,泡出的茶没有味道。泡茶前,不妨先问问宾客的饮茶习惯,再根据客人的口味浓淡习惯冲泡。

3、茶满欺客,七分茶三分情

俗语有说:七分茶三分情,茶满欺客。倒茶给宾客,无论是大杯小杯,都不宜倒得太满,以倒七分满为宜,留下三分人情给客人是礼法。

4、端茶要得法

中国的传统习惯是只要两手健全,都必须用双手给客人端茶。此外,双手端茶也要有讲究,有杯耳的茶杯,一般是用一只手抓住杯耳,另一只手托住杯底,把茶端给客人。

5、添茶要及时

要时刻关注客人的杯子,需要添茶时,要义不容辞及时去添茶。添茶时,必须先给客人添茶,最后再给自己添。

中国茶道礼仪表现形式

中国茶道礼仪的具体表现形式有三种,分别为煎茶、斗茶和工夫茶。

1、煎茶

煎茶,顾名思义就是把茶末投入壶中和水一块煎煮。中国茶道礼仪的最早艺术品尝形式,就是唐代的煎茶。

2、斗茶

斗茶又称茗战,起源于唐代末,盛于宋代;最先流行于福建建州一带。斗茶是中国古代茶道礼仪的最高表现形式。最终目的在于品尝,特别是要吸掉茶面上的汤花。最后斗茶者还要品茶汤,做到色、香、味三者俱佳,才能获得斗茶的最后胜利。

3、工夫茶

清代至今某些地区流行的工夫茶,是唐、宋以来中国茶道礼仪的表现形式。清代工夫茶流行于福建的汀州、漳州、泉州和广东的潮州,后来盛行于安徽、祁门等地区。工夫茶讲究品饮的工夫,饮工夫茶,分为自煎自品和待客两种,更为讲究待客。

中国茶道礼仪法则

中国茶道礼仪要遵循一定的法则:

1、古人茶道礼仪讲究六境,分别为:择茶、选水、侯火、配具、环境和品饮者的修养,其一招一式都有极严格的要求和相应的规范。

2、宋代茶道礼仪的法则,叫三点,一点是新茶、甘泉、洁器;二点为天气景色宜人;三点为风流儒雅、气味相投的佳客。

茶艺礼仪之茶人的礼仪

1、鞠躬礼

鞠躬礼通常用在茶艺人员迎宾、茶艺表演及送客的时候,鞠躬礼分为站式、坐式和跪式。行礼的时候,站式双手要自然下垂,微弯,坐式和跪式需将双手放在双膝前面。

2、伸手礼

伸手礼是茶事活动中常见的礼节,主要用于介绍茶具、茶叶、赏茶和请客人传递茶杯等。行伸手礼的时候,手指要织染并拢,大拇指往内靠,右手由胸前自然向右前伸,手心向上,同时讲:请、请观赏、谢谢等。

3、寓意礼

放置茶壶的时候,壶嘴不能整对着客人,否则表示请客人离开。泡茶最常用的方法为:凤凰三点头,即手提水壶高冲低斟反复三次,寓意是向客人三鞠躬表示欢迎。

4、叩手礼

叩手礼意指手指轻轻叩击茶桌来行礼,单指叩击茶桌两三下,表示谢谢你的寓意。有的地方,前辈给晚辈倒茶时,晚辈必须双手指叩击茶桌以示谢谢。

茶道的基本礼仪2

茶道礼仪

茶既是灵魂之饮,以茶载道,以茶行道,以茶修道,因而茶中无道就算不得“茶道”。不懂品茗技巧,也不理会饮茶修身养性的作用,亦算不得“茶人”。

茶道就是人道。茶道的角色是茶人,从古至今,从海内到海外,几乎无处不无茶人,无时不有茶人。一个人,只有当他对茶产生敬意时,才能成为新的茶人和爱茶人!

在茶馆里,茶博士、茶把士、茶服务员以茶迎客;在居住处,以茶待客有主任和宾客;在茶会上,有主持者、茶艺师把茶道之美、茶艺之情展示给应邀嘉宾;家具茶事则自烹自饮,自得其乐。照理说,茶人不必言资格、论贵贱,但茶既出在道德立国的中华民族,也就给茶道赋予了浓厚的道德色彩,茶人也便有了茶德礼仪的标准。

茶圣陆羽的标准很简单,要求茶人是“精行俭德之人”。唐末刘贞亮要求茶人循礼法、行仁义、谦恭和平、净心高雅,即以茶行“道”。此处的道又以儒为主。

宋人强调茶人必须是佳客,这里的佳客应当具有如茶一般清醇优雅的气质和坦诚告洁的情操。明代对茶人虽无明确标准,但大体要求则有。陆树声著《茶寮记》中提到:“煎茶虽微清小雅,然而其人与茶品相得。”要求茶人、文人之间的情操高尚、志同道合,饮茶时要吟诗、挥翰。日本茶道宗匠千里休也提出茶人资格说。

中国茶道推崇茶人的神韵,即茶人应具有外观形象美和气质美。我国茶人在长期的茶事活动中,借助佛教修行的“五调法”来修炼自己。

调身:茶人在茶事活动中要求坐有坐相、站有站相、走有走相,如:坐姿端正,腰板直立,肌肉放松,目光祥和,举止从容。调息:呼吸要轻细而匀实,做到不粗、不喘、不乱。调心:目定意闲、除区杂念,排除干扰,做到心“不散”(不想与茶无关之事)、“不浮”(不浮躁不定)、“不沉”(不昏昏沉沉,无精打采)。

调食:饮食适度,吃有吃相。用食勿计较。

调睡:不贪睡,不失眠,作息有序。

茶人通过“五调”就可以进入“心斋”、“座忘”的境界,得到大智大慧、超越自我、明心见性、陶冶情操等人格的修炼与完善。:

日本茶道对茶人要求很严格,一般是要熟悉茶道文化艺能,并已纳入大学家政系必修课程,以致于一般日本妇女少学习3年才能胜任茶事;二是要懂得日本文化,了解本民族独特的审美意识和道德观念。按此要求,茶人须是茶专家和哲人才行。所以,在普及茶道时只能要求实事求是,事实上很难作到。

当今社会,世人求和平,国人将讲文明。茶人既要继承发扬本民族的传统道德和文化教养,又应融入当代精神文明和科学知识。1982年9月成立的台湾茶艺协会,提出了“清、敬、怡、真”的茶艺基本精神。我国已故著名茶学家庄晚芳先生一生以身许茶、一心为茶,他倡导的以“廉、美、和、敬”为中心的茶德可谓现代茶人之标准,他本人也是我们茶人努力学习的楷模。

茶道的.基本礼仪3

茶道文化

你有注意过你喝茶的方式正确吗?也许你会说喝茶也份正确方式吗?的确喝茶也是份正与否的方式,如果你喝茶养生的方式不正确,那么久会影响你医患结石、刺激肠胃、危害健康等副作用。 所以爱茶网我建议大家今后在喝茶时一定要多加注意喝茶养生的方式。

茶道文化

喝茶养生副作用1:结石

有些办公室职员喜欢在加班的时候泡上一杯浓浓的茶,以缓解疲劳帮助养生,但是这种做法是不太正确的,特别是加班的时候空腹喝茶,人体会吸入大量的草酸成分,进而在体内形成结石,这也是其中的一个副作用。

喝茶养生副作用4:有针对性的毛病

喝茶养生是一定要分季节分年龄分性别的,否则也是会产生一些对内脏,关节以及生殖器官有影响的副作用,热喝绿茶、寒喝红茶,老喝淡茶、壮喝浓茶等都是不同的。

喝茶养生副作用3:过于刺激

对于一些肠胃不太好的人,又不是喝一些养胃养生茶,会产生怎样的副作用,大家可想而知,这对胃肯定会有很大的刺激作用。

喝茶养生副作用2:危害身体健康

一些肥胖界的人士都会选择喝茶来帮助减肥养生,因此每天喝茶的量也超出正常范围,这样的大量酗茶,对身体健康来说也是一种危害,这样的副作用是极为明显的,尽量要保持一定的量。

茶艺表演的礼仪有哪些

常用的茶艺礼仪主要有握手礼、鞠躬礼、伸掌礼、叩 手礼、注目点头礼、端坐礼、置茶礼、奉茶礼、应答礼、寓意礼及其他礼节等十一类,其中一些是社交通用礼仪, 一些是茶室专用仪。

茶的基本礼仪

茶的基本礼仪

茶的基本礼仪,现代社会,我们虽无需恪守茶道规则,但也要懂一些茶桌基本礼仪,尊重他人,才能使欢聚时刻更加融洽美好。喝茶,不但是修身,更是养性。以下茶的基本礼仪。

茶的基本礼仪1

1、茶具要清洁

家里宾客来访,先让坐,后备茶。冲泡茶前,一定要把茶具清洗干净。清洗干净后最好再用开水烫一下茶壶、茶杯。这是礼诚待客最基本的礼仪规矩。

2、茶水浓度要恰当

泡茶,茶叶用量要适当,不宜过多,也不宜太少。茶叶过多,茶味过浓;茶叶太少,泡出的茶没有味道。泡茶前,不妨先问问宾客的饮茶习惯,再根据客人的口味浓淡习惯冲泡。

3、茶满欺客,七分茶三分情

俗语有说:七分茶三分情,茶满欺客。倒茶给宾客,无论是大杯小杯,都不宜倒得太满,以倒七分满为宜,留下三分人情给客人是礼法。

4、端茶要得法

中国的传统习惯是只要两手健全,都必须用双手给客人端茶。此外,双手端茶也要有讲究,有杯耳的茶杯,一般是用一只手抓住杯耳,另一只手托住杯底,把茶端给客人。

5、添茶要及时

要时刻关注客人的杯子,需要添茶时,要义不容辞及时去添茶。添茶时,必须先给客人添茶,最后再给自己添。

中国茶道礼仪表现形式

中国茶道礼仪的具体表现形式有三种,分别为煎茶、斗茶和工夫茶。

1、煎茶

煎茶,顾名思义就是把茶末投入壶中和水一块煎煮。中国茶道礼仪的最早艺术品尝形式,就是唐代的煎茶。

2、斗茶

斗茶又称茗战,起源于唐代末,盛于宋代;最先流行于福建建州一带。斗茶是中国古代茶道礼仪的最高表现形式。最终目的在于品尝,特别是要吸掉茶面上的汤花。最后斗茶者还要品茶汤,做到色、香、味三者俱佳,才能获得斗茶的最后胜利。

3、工夫茶

清代至今某些地区流行的工夫茶,是唐、宋以来中国茶道礼仪的表现形式。清代工夫茶流行于福建的汀州、漳州、泉州和广东的潮州,后来盛行于安徽、祁门等地区。工夫茶讲究品饮的工夫,饮工夫茶,分为自煎自品和待客两种,更为讲究待客。

中国茶道礼仪法则

中国茶道礼仪要遵循一定的法则:

1、古人茶道礼仪讲究六境,分别为:择茶、选水、侯火、配具、环境和品饮者的修养,其一招一式都有极严格的要求和相应的规范。

2、宋代茶道礼仪的法则,叫三点,一点是新茶、甘泉、洁器;二点为天气景色宜人;三点为风流儒雅、气味相投的佳客。

茶艺礼仪之茶人的礼仪

1、鞠躬礼

鞠躬礼通常用在茶艺人员迎宾、茶艺表演及送客的时候,鞠躬礼分为站式、坐式和跪式。行礼的时候,站式双手要自然下垂,微弯,坐式和跪式需将双手放在双膝前面。

2、伸手礼

伸手礼是茶事活动中常见的礼节,主要用于介绍茶具、茶叶、赏茶和请客人传递茶杯等。行伸手礼的时候,手指要织染并拢,大拇指往内靠,右手由胸前自然向右前伸,手心向上,同时讲:请、请观赏、谢谢等。

3、寓意礼

放置茶壶的时候,壶嘴不能整对着客人,否则表示请客人离开。泡茶最常用的方法为:凤凰三点头,即手提水壶高冲低斟反复三次,寓意是向客人三鞠躬表示欢迎。

4、叩手礼

叩手礼意指手指轻轻叩击茶桌来行礼,单指叩击茶桌两三下,表示谢谢你的寓意。有的地方,前辈给晚辈倒茶时,晚辈必须双手指叩击茶桌以示谢谢。

茶的基本礼仪2

01、 酒满敬人,茶满欺人。

因为酒是冷的',客人接手不会被烫,而茶是热的,满了接手时茶杯很热,这就会让客人之手被烫,有时还会因受烫致茶杯掉下地打破了,给客人造成难堪。

02、 先尊后卑,先老后少。

到人家跟前说声“请喝茶”,对方回以“莫拘礼”、“莫客气”、“谢谢”。如果是较多人的场合,杯不便收回,放在各人面前桌上。在第一次斟茶时,要先尊老后卑幼,第二遍时就可按序斟上去。

对方在接受斟茶时,要有回敬反应:

喝茶是长辈的,用食指在桌上轻弹两下,表示感谢;

小辈平辈的用食、中指在桌面轻弹二次表示感谢。

03、 先客后主,司炉最末。

在敬茶时除了论资排辈,按步就方之外,还得先敬客人来宾然后自家人。在场的人全都喝过茶之后,这个司炉的,俗称“柜长”(煮茶冲茶者)才可以饮喝,否则就对客人不敬,叫“蛮主欺客”、“待人不恭”。

04、 强宾压主,响杯檫盘。

客人喝茶提盅时不能任意把盅脚在茶盘沿上檫,茶喝完放盅要轻手,不能让盅发出声响,否则是“强宾压主”或“有意挑衅”。

05、 喝茶皱眉,表示弃嫌。

客人喝茶时不能皱眉,这是对主人示警动作,主人发现客人皱眉,就会认为人家嫌弃自己茶不好,不合口味。

06、 头冲脚惜(音同),二冲茶叶。

主人冲茶时,头冲必须冲后倒掉不可喝。因为里面有杂质不宜喝饮,本地有“头冲脚惜(音同),二冲茶叶”之称,要是让客人喝头冲茶就是欺侮人家。

07、 新客换茶。

宾主喝茶时,中间有新客到来,主人要表示欢迎,立即换茶,否则被认为“慢客”,“待之不恭”。换茶叶之后的二冲茶要新客先饮,如新客一再推卸叫“却之不恭”。

08、 暗下逐客令。

主人热情好客,每以浓茶待人,但有时因自己工作关系饮茶时间长会误工作或是客人的话不投机,客人夜访影响睡眠,主人故意不换茶叶,客人就要察觉到主人是“暗下逐客令”,抽身告辞,否则会惹主人没趣。

09、 无茶色。

主人待茶,茶水从浓到淡,数冲之后便要更换茶叶,如不更换茶叶会被人认为“无茶色”。“无茶色”其意有二,一是茶已无色还在冲,是对客人冷淡,不尽地主之谊二是由于上一点引申对人不恭,办事不认真,效果不显著,欲有“某人无茶色”。

10、 茶三酒四秃桃二。

在茶盘上放三个杯,是由俗语“茶三酒四秃桃二”而来,总认为茶必三人同喝,酒必须四人为伍,便于猜拳行酒令可是外出看风景游玩就以二人为宜,二人便于统一意见,满足游兴。

茶的基本礼仪3

茶人茶德茶道礼仪

茶既是灵魂之饮,以茶载道,以茶行道,以茶修道,因而茶中无道就算不得“茶道”。不懂品茗技巧,也不理会饮茶修身养性的作用,亦算不得“茶人”。

茶道就是人道。茶道的角色是茶人,从古至今,从海内到海外,几乎无处不无茶人,无时不有茶人。一个人,只有当他对茶产生敬意时,才能成为新的茶人和爱茶人!

在茶馆里,茶博士、茶把士、茶服务员以茶迎客;在居住处,以茶待客有主任和宾客;在茶会上,有主持者、茶艺师把茶道之美、茶艺之情展示给应邀嘉宾;家具茶事则自烹自饮,自得其乐。照理说,茶人不必言资格、论贵贱,但茶既出在道德立国的中华民族,也就给茶道赋予了浓厚的道德色彩,茶人也便有了茶德礼仪的标准。

茶圣陆羽的标准很简单,要求茶人是“精行俭德之人”。唐末刘贞亮要求茶人循礼法、行仁义、谦恭和平、净心高雅,即以茶行“道”。此处的道又以儒为主。

宋人强调茶人必须是佳客,这里的佳客应当具有如茶一般清醇优雅的气质和坦诚告洁的情操。明代对茶人虽无明确标准,但大体要求则有。陆树声著《茶寮记》中提到:“煎茶虽微清小雅,然而其人与茶品相得。”要求茶人、文人之间的情操高尚、志同道合,饮茶时要吟诗、挥翰。日本茶道宗匠千里休也提出茶人资格说。

中国茶道推崇茶人的神韵,即茶人应具有外观形象美和气质美。我国茶人在长期的茶事活动中,借助佛教修行的“五调法”来修炼自己。

调身:茶人在茶事活动中要求坐有坐相、站有站相、走有走相,如:坐姿端正,腰板直立,肌肉放松,目光祥和,举止从容。调息:呼吸要轻细而匀实,做到不粗、不喘、不乱。调心:目定意闲、除区杂念,排除干扰,做到心“不散”(不想与茶无关之事)、“不浮”(不浮躁不定)、“不沉”(不昏昏沉沉,无精打采)。

调食:饮食适度,吃有吃相。用食勿计较。

调睡:不贪睡,不失眠,作息有序。

茶人通过“五调”就可以进入“心斋”、“座忘”的境界,得到大智大慧、超越自我、明心见性、陶冶情操等人格的修炼与完善。:

日本茶道对茶人要求很严格,一般是要熟悉茶道文化艺能,并已纳入大学家政系必修课程,以致于一般日本妇女少学习3年才能胜任茶事;二是要懂得日本文化,了解本民族独特的审美意识和道德观念。按此要求,茶人须是茶专家和哲人才行。所以,在普及茶道时只能要求实事求是,事实上很难作到。

当今社会,世人求和平,国人将讲文明。茶人既要继承发扬本民族的传统道德和文化教养,又应融入当代精神文明和科学知识。1982年9月成立的台湾茶艺协会,提出了“清、敬、怡、真”的茶艺基本精神。我国已故著名茶学家庄晚芳先生一生以身许茶、一心为茶,他倡导的以“廉、美、和、敬”为中心的茶德可谓现代茶人之标准,他本人也是我们茶人努力学习的楷模。


上一篇茶艺师就业前景及待遇(茶艺师好找工作吗工资待遇)

下一篇茶艺培训细则要求(茶艺师培训制度)

茶艺培训本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