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苔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蟹池冬季存有积水,开春没有排干。冬季水温低,浮游生物少,水清,引起青苔滋生,这一般发生在老塘口;二是新开挖塘口因土质偏廋,池内水位偏浅,没有...
2023-09-08 阅读全文>>一、大闸蟹池水质的控制
一般水深保持在0.6—0.8米,高温季节调节到1—1.2米。水质调节侧重于三个方面:
1、勤换新水,一般7—10天换一次水,高温时每天注水10&md...
随着温度的逐渐升高,近期许多大闸蟹养殖户反映池塘里的大闸蟹出现不同程度的吃食下降情况,有的甚至不吃食,造成饵料浪费坏水。针对这一情况,建议广大养殖户要理性面对,分析问题...
2023-09-08 阅读全文>>高温季节往往是大闸蟹发病的高峰期,大部分疾病通常都伴随着肝脏的病变,由于中后期水质容易恶化,加上温度、天气等因素,大闸蟹的肝脏承受的负担过重,若平时不注意预防和保护,很容...
2023-09-08 阅读全文>>一直以来,大闸蟹养殖前期由于解毒不彻底导致的大闸蟹伤亡比较大,大闸蟹易出现溜边、上网、残肢、断爪等,甚至蜕壳时间延迟,尤其在四、五月期间蜕壳不规律,严重影响大闸蟹早期的...
2023-09-08 阅读全文>>小满开始,随着气温的升高,投饵量的增大,水中有害污染物不断积累,氨氮、亚硝酸盐等毒素开始蓄积,有害藻类、细菌大量繁殖,水色容易浑浊、变浓,往往导致大闸蟹第三壳、第四壳伤亡较...
2023-09-08 阅读全文>>1.大闸蟹水霉病病因:主要是水霉病和绵霉病、生毛病,主要因运输、操作不慎,水霉菌和绵霉菌侵入蟹体。
2.大闸蟹水霉病症状:蟹体表菌丝大量繁殖,生长成丝,像一团团灰白色陈旧棉等。...
1.大闸蟹真菌病病原
大闸蟹真菌病的病原为离壶菌。该菌的菌丝很长,为不规则交叉分支,一般不分隔,弯曲,直径8~40微米。菌丝吸取大闸蟹幼体营养,生长发育很快,不久就充满宿主体内,不...
大闸蟹病原体的存在,会引起大闸蟹的新陈代谢失调,发生病理变化,扰乱大闸蟹的生命活力,酿成疾病。造成病原体侵入的原因有多方面,主要表现在:(1)大闸蟹养殖池消毒不彻底;(2)大闸蟹和伤...
2023-09-08 阅读全文>>大闸蟹脱壳不遂很严重,已经到了步足全掉光的地步了。一样的蟹苗,邻近的两个池塘一个掉脚一个不掉脚。整个地区却有三分之一的人反映有掉脚问题。一位养殖老手说道,养了将近20...
2023-09-08 阅读全文>>在大闸蟹养殖池塘中套放鳜鱼以增加池塘养殖的效益,这是在几年前就大力推广的项目,然后到今天有些养殖户还反映其所套放的鳜鱼成活率比较低。根据对多个养殖户的具体情况调查...
2023-09-08 阅读全文>>1.大闸蟹养殖一旦发病尽量使用消毒剂,少用抗生素类药物。消毒剂在育苗或养殖期前后均可使用。消毒剂与抗生素类药物比较,它具有经济方便、作用谱广、对细菌等病原体不易产生...
2023-09-08 阅读全文>>纤毛虫病
经常向池中加注新水,定期使用水清爽、底清爽,长期保持水质清新可有效预防,一旦发现纤毛虫,用甲壳净全池泼洒连续几次可有效杀灭纤毛虫。
聚缩虫病
聚缩虫病病因是由...
有机大闸蟹养殖病害治疗方法
1、如何防治有机大闸蟹纤毛虫病
经常向池中加注新水,使长期保持水质清新可有效预防,一旦发现纤毛虫,立即灭除。
2、如何防治有机大闸蟹聚缩虫病...
大闸蟹蟹聚缩虫病的病因
大闸蟹蟹聚缩虫病是由于池水过肥,或长期不换水,使聚缩虫大量繁殖并寄生所致。
大闸蟹蟹聚缩虫病的症状
病蟹的关节、步足、背部、额部、附肢及鳃上...
大闸蟹病蟹腹部略显臃肿,打开脐盖可见2~5mm长的乳白色颗粒状虫体寄生于附肢或胸板上,雄蟹脐呈椭圆形,近似雌蟹。
病蟹生长较慢,蟹肉有恶臭味,有的地方叫“臭蟹病”,此...
大闸蟹无公害养殖不宜多用药物,特别是高毒、高残留药物要禁用。在治病上应做到对症下药,综合治疗,对不能确定病症的大闸蟹不能乱下药,以免造成药害。
1.烂鳃病:病蟹腹部及附肢...
大闸蟹常见疾病有:水霉病、肠炎病、水肿病、黑鳃病、烂肢病、腐壳病、纤毛虫病等。
一、水霉病
1.主要症状:病蟹的体表及附肢或伤口处出现2cm~3cm灰白色棉絮状菌丝并大量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