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茶农业网 — 助力农村创业者走上致富之路!

提高仔鹿成活率的技术

来源:互联网时间:2023-09-08 06:48:00标签: 养鹿养殖技术 当前位置:黑茶农业网 > 养殖技术 > 手机阅读
   仔鹿成活率是鹿群繁殖成绩的重要指标之一。经过对宁安农场5个鹿场调查,仔鹿成活率高可达75%以上,低年还不足60%,平均水平为65%左右。现将调查材料分类统计,找出影响仔鹿成活率的主要原因。并根据这些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1影响仔鹿成活的主要原因

因难产造成仔鹿的死亡,占产仔总数的4.1%,占仔鹿死亡数的22%。多因延误助产时机或助产技术不良使仔鹿死亡。

死因不明,占产仔总数的3.5%,占仔鹿死亡数的21.8。这里指在死亡记录中无法查到确认的死因,或因管理不善,或因技术水平不到位,故难以判定。

因弱胎、畸型引起的死亡,占产仔总数的3%,占鹿死亡数的17.1%。弱胎、畸型仔鹿几乎全部死亡。主要是母鹿的妊娠期营养不良,患病或遗传因素所致。

因母鹿恶癖致仔鹿死亡,占产仔总数的2.9%,占仔鹿死亡总数的16.1%,主要由于母鹿对仔鹿扒、咬、或拒绝哺乳等不良行为导致仔鹿死亡。

仔鹿患“三炎”死亡,仔鹿的脐带炎、肺炎、胃肠炎是常发病,虽经积极治疗,不免仍有死亡。死亡率占产仔总数的2.3%,占仔鹿死亡数的12.4%。

因意外伤害死亡,占产仔总数的1.8%,占仔鹿死亡数的9.3%。主要指仔鹿被踩、夹、撞、淹等意外事故致死的。

2提高仔鹿成活的主要技术措施

2.1必须提高难产救治率

目前,鹿场鹿的助产成功率很低,主要是助产技术问题。应有计划的对鹿场技术员进行关于鹿的难产的技术培训或经验交流,提高难产救治率,降低因难产造成仔鹿的死亡。

2.2加强对仔鹿的看护

仔鹿原因不明的死亡,主要是对仔鹿缺乏细微的观察与护理。所以,母鹿产仔期必须加强昼夜值班制度,要掌握每只仔鹿从出生到干毛站立,实现第1次就乳的全过程。对于被母鹿遗弃的仔鹿要尽早实行寄养或人工哺乳。平时要注意观察仔鹿的行为表现,发现异常要及时查明原因,及时治疗。

2.3合理设置仔鹿保护栏

仔鹿保护栏应具备垫草厚,温暖干燥,光线较暗的栖息环境。这样仔鹿仔愿意钻入休息,只有当饥饿时才出来吮乳,同时可以养成仔鹿按时吃奶的良好习惯。鹿群一旦受到惊扰时,仔鹿可钻入栏内,避免踩、夹、撞等伤害事故的发生。

2.4创造安静的产仔环境

嘈杂不安的环境会使母鹿的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易导致难产或形成舔肛、咬尾等恶癖。因此,产仔母鹿舍应设置在鹿场僻静处,产仔期要尽量减少拨鹿次数,必要的拨鹿要耐心细致,动作较稳,尽量减少对母鹿的不良刺激。

2.5对仔鹿适时合理补饲

仔鹿在出生后15~20天开始随母鹿采食一些粗、精饲料,同时出现反刍现象。此时应在保护栏内设食槽、水槽,同时给少量营养富的混合精料,粗饲料可随母鹿一起采食。

2.6加强饲养卫生

仔鹿发生“三炎”等疾病,大多因饲养卫生不良所致。因此,产仔季节每天打扫圈舍1次,圈内不得积存污水、粪尿,经常更换护栏内垫草,定期消毒,加强饲料、饮水的卫生管理。

2.7加强母鹿妊娠期及哺乳期的饲养

妊娠期饲养贫乏的母鹿,其仔瘦弱无力,不易成活。哺乳期母鹿营养不良,泌乳能力差,则仔鹿抗病能力下降。因此,妊娠期及哺乳期的母鹿要供应充足的蛋白质饲料、维生素和矿物质饲料,使母鹿保持中等偏上不见肋条的膘情。

2.8重视母鹿妊娠中、后期的运动

母鹿妊娠期运动,可以促进机体的同化作用,有利于胎儿的生长发育,还可以增加子宫肌肉和腹壁肌肉的紧张度,减少难产现象的发生。妊娠中、后期母鹿每天应赶圈30分钟到1小时,特别对常年圈养母鹿尤为重要。

2.9加强对母鹿的清群淘汰防止年亲繁殖

一些年老、瘦弱、多年患病和有扒、咬、舔恶习的母鹿及有的仔鹿生后就有先天性疾病,其母鹿可能是不良基因携带者。将这些品质不良的母鹿予以严格淘汰,是提高仔鹿成活率的手段之一。某些遗传性疾病多在近亲繁殖的后代中出现,为防止近亲繁殖,鹿场每年或第两年引进1次种鹿补血;并以几只特、一级种公鹿组成若干个支系,从而达到提高仔鹿成活率的目的。

上一篇技术讲解:仔狐多大日龄开始睁眼、出牙、吃食、断奶

下一篇技术讲解:狐狸春季饲养管理

养殖技术本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