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棚养虾模式中,中后期水体普遍存在亚硝酸盐高的问题,经常在1.0mg/L以上,严重超出简易试剂盒的测试范围,容易引起对虾蜕壳“肉段”、缺氧中毒等病症,给广大养殖朋友造成严重经济损失。通过多年的跑塘服务经验积累,现分享一些对防控亚硝酸盐偏高的认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模式简介
如东小棚养虾属精细化养殖模式,每张棚放苗在4.5万尾左右(45米长的标准棚,约合7分地),按水面合算约6.4万尾/亩,按水体(1米水深)合算约9.2万尾/亩,密度相对较高。全部采用微管增氧模式,平均0.75kW/亩左右,增氧能力相对偏低。每天少量换水。全程投喂高蛋白饲料,蛋白含量40%以上。由于养殖水位低(70公分左右),密度高,虾在生长正常的情况下,规格达到150-200尾/斤左右时,水体便出现扫浑,逐渐变成泥浆浑甚至白浊浑,致使藻类繁殖困难,数量锐减,水体溶氧也急剧走低。
二、产生原因
养殖中后期,随着投饵量加大、对虾排泄物增多,残饵、粪便腐烂发酵,加之水源、氨基酸肥等引入,使池塘中氮的含量增多,在溶氧不足的条件下,硝化作用无法顺利完成,导致亚硝酸盐不断升高。
三、危害分析
(1)缺氧中毒
养殖水体中亚硝酸盐浓度过高时,可通过对虾体表进入血液,将血液中的亚铁血蓝蛋白氧化成高铁血蓝蛋白。由于高铁血蓝蛋白不能与氧结合,致使血液丧失载氧能力,进而导致死亡。多集中发生在蜕壳期,与一氧化碳中毒相类似。
(2)蜕壳不遂
对虾长时间生活在亚硝酸盐高、溶氧低的水体环境中,会导致肝脏负荷过重或肝胰脏坏死,体质下降,或者在集中脱壳期会由于溶氧的急剧下降导致急性缺氧或中毒的发生,致使蜕壳不遂。
对虾养殖怎么防治亚硝酸盐高?
(1)适当低密度。密度低且适当,养殖后期虾好水不浑,产量不低,亚硝酸盐不高,参考放苗密度800尾/米(宽以10米计算)。
(2)科学投喂。少量多餐,同时内服添加“利苗多”促消化,提高饲料的吸收利用率,减少粪便中氮的排放。
(3)科学改底。“底居安”能够释放底层残留的氮肥,转化成藻类能够直接吸收的营养,变废为宝,可有效缓解亚硝酸盐的升高。
(4)科学补肥。把握最佳补肥时机——扫浑阶段;选择合适的肥水产品——“肥水肽Ⅱ”+“活力碳”,营养平衡,培藻、控制亚硝酸盐效果好,尽量不使用以氨基酸为主的氮肥,多补碳、补磷;把握合适的用量——少量多次。
(5)科学用菌。前中期可以少量多次使用乳酸菌或EM菌调水,水浑后尽量以光合细菌为主,控制亚硝酸盐的升高。
(6)套水养殖。中后期逐渐加高盐度水,提高池塘水体盐度,降低硝酸盐的毒性。
(7)勤解毒——“底加氧”,有效解底毒;内服“LY-生命素”+“黄连解毒散”+“肝胆易康”泻肝火,解肝毒。
(8)多增氧——加大增氧功率,加强通风,配合使用增氧药物“氧速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