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养殖户开始兴起泥鳅的养殖,因为在众多的水产养殖品种里泥鳅的收益几率是最高的。泥鳅因其食性广,生命力强,不但天然资源丰富,也适宜生长多情势养殖。在国际市场上销路甚广,是水产出口创汇商品。那么,泥鳅怎么养才能获得好收益?养殖泥鳅技术都有哪些?当然下面这些问题自然就必需要注意了。
泥鳅养殖这些问题应注意
1、池塘位置:要求靠近水源,口照良好,交通方便,周边地区无工业和城市污染,不受农药或有毒废水的侵害,易灌易排。
2、水源:无污染、水量充沛的江、河、湖、库,以及深井、自来水均可作为养殖水源。
3、水质:根据泥鳅的生态习性,养殖用水的溶解氧应在3.0毫克/升以上,ph在6.0-8.0之间,透明度在15厘米左右。
4、土质:土质对泥鳅养殖影响很大。在黏质土中生长的泥鳅,体黄色,脂肪多,骨骼软,味道美;在沙质土中生长的泥鳅,体乌黑,脂肪少,骨骼硬,味道差。因此,养鳅池的土质以呈中性或弱酸性黏土为好。
5、温度:泥鳅的适宜生长水温为15~30℃,最适生长水温为25~27℃,当夏季水温超过30℃、冬季水温低于5℃时,泥鳅会潜伏到10~30厘米的泥中呈休眠状态。
6、防逃:养殖户要细心观察池子周围有无漏洞,在离池子20-30公分处围一层网片(网片高1.5米左右),防止泥鳅与周围的泥土直接接触,可将逃跑几率降到最小。另外,在下雨时,要防止出水口堵塞,发生漫池逃鱼。
7、防敌害:泥鳅的敌害种类很多,最主要的就是鸟类,以白鹭、夜鹭为主,应提早做好养殖措施,以防为主,而不是捕杀,有条件的养殖户可以在泥鳅池上方大家盖一层网片,成本不高,效果很好。
泥鳅养殖技术大全
1.池塘养殖:泥鳅一般采用天然泥塘比较经济实用,但对一些池硬较窄或是土带沙等情况为防止池塘漏水,则应考虑人造池塘。
①天然泥塘:天然泥塘简单,投资少,食物充足,亦可自繁自育,一次投入多年收益,经济实用,效益高,无任何风险,适合初次养殖户养殖,注意泥鳅外逃及工业、农业污染即可。
②人造池塘:人造池塘可建成土池或水泥池,面积300-500平方米,池深90-110厘米,水深50-60厘米,池壁高出水面40-50厘米,有进水口、溢水口、排水口,适合大规模养殖。
2.稻田养殖:泥鳅稻田养殖泥鳅是将水稻种植与泥鳅养殖有机结合在同一生态环境中(稻田浅水环境)的一种立体种养模式,分沟溜式和田塘式两种。
①沟溜式:沟溜式就是在稻田中挖鱼沟、鱼溜作为鱼的栖息场所,一般按“井”字、“十”字等形挖掘,鱼沟要求分布均匀,四通八达,宽35厘米,深20-30厘米,占稻田总面积的8-10%。
②田塘式:田塘式是在稻田内部或外部低洼处开挖鱼塘,鱼塘与稻田沟沟相通,沟宽、沟深均为50厘米,鱼塘深1-1.5米,占稻田总面积的10-15%,但是要注意稻田施农药对泥鳅的毒问题。
3.水缸养殖:农家庭院房前屋后、空闲地可用木箱或水缸养殖,用粪肥、泥土、稻草和泥土混合物填入底层,厚30公分,水深30-50厘米,有进出水口,可连成一串或者一片集中养殖。
4.网箱养殖:湖边、河边、大泥塘及常年流水不断的小溪里可用网箱养泥鳅,面积40-50平方米,网箱四角用竹杆插入底泥,网底紧贴泥面,放入三朵多孔板或二捆秸杆充做人工鱼礁即可。
5.鱼鳅混养:泥鳅是底栖杂食性鱼类,对环境的适应性强,在鱼池塘中混养泥鳅不用投饵,一般可以和草鱼、链鱼、鳙鱼、鲫鱼等一起混养,但是不宜与青鱼、鲤鱼、黑鱼一起混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