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骆驼现有品种大体上可分为阿拉善驼、苏尼特驼和新疆驼三大驼系,三个地方良种驼。
从总体分布看,新疆因沙漠面和牧区面积大,对骆驼需求也最多,骆驼保有量占全国的46%(蒙古族是新疆的世居民族,也是新疆骆驼的主要养殖民族之一)。
内蒙古自治区作为中国牧业大省,以阿拉善盟为打赌西部牧业戈壁沙漠遍布,适宜发展养驼业,也具有悠久的养驼历史。是我国骆驼的第二大养殖省区,骆驼保有量占全国总量的39.7% 。
甘肃是中国养骆驼第三大省,集中分布在酒泉、武威、张掖三市。青海是中国养驼第四大省,骆驼主要分布在海西蒙古族蒙古族自治州的乌兰、都兰、格尔木、茫崖、香日德等蒙古族聚居区。
从某种意义上说,蒙古族是中国最主要的骆驼饲养民族。骆驼要蒙古族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生活生活中有着特殊的意义。
阿拉善骆驼生活在内蒙古阿拉善盟地区,因其高达雄壮而闻名。特有的双峰驼使其非常高大,成年雄性阿拉善骆驼体重可达600-750千克。体高达到3.5米,驼峰高达也达到2.5左右。身体强壮,体力充沛,常用于货物运输、边防巡逻等,被誉为沙漠之舟。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是我国骆驼最为集中的产地,已有超过5000年的骆驼驯养历史。“遥远的海市蜃楼,驼队就像移动的山,神秘的梦幻在天边,阿爸的身影若隐若现;浩瀚的金色沙漠,驼铃让我回到童年,耳边又响起摇篮曲,阿妈的声音忽近忽远......”这首广为传唱的盟歌——《苍天般的阿拉善》,以其满溢的浓浓乡愁唤起无数人对故土母亲的深深眷恋,也折射出作为阿拉善文化符号之一的骆驼,在人们心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对阿拉善人而言,温顺、坚韧、良善的骆驼不仅是生产生活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他们的文化之源、精神力量,以及情感寄托。阿拉善人与骆驼同生长、共迁徙,成为最亲密无间的生存伙伴,而由此衍生、积淀的骆驼文化,则成为阿拉善文化百花园中最为亮眼的一朵奇葩。
阿拉善人喜爱骆驼,有着代代传承的丰富的养驼经验。长期以来,阿拉善骆驼种群数量始终保持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1982年的鼎盛时期,全盟共有骆驼25万峰。然而,随着骆驼退出运输为主的生产方式,阿拉善骆驼养殖一度濒临崩溃的边缘。并于2002年陷入低谷,种群数量仅剩6.1万峰。这一情况曾引发广大牧民的情感跌宕,也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关制定了一系列保护性政策,恢复骆驼养殖规模 近拉来,随着对骆驼相关产品的产业化开发,人们重新看到的养殖骆驼的经济效益,骆驼数量有明显回升,至2012年6月末,全盟骆驼存栏恢复至10万峰,仍是全国骆驼存栏最多的地区。
2012年,阿拉善盟被命名为中国骆驼之乡,并成立骆驼产业园,阿拉善骆驼产业重现希望的曙光。作为中国最大的骆驼养殖盟市,阿拉善骆驼的命运折射出内蒙古自治区骆驼文化与产业的兴衰。
目前,骆驼的经济价值已经引起了各方面高度重视,新疆方面已经在传统的开发驼绒等骆驼产业基础上,开展出专用奶驼和肉用驼,并创造出较好的经济效益,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化养殖和专业合作社。内蒙古目前在这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随着骆驼产品逐渐为世人熟知,产业前景将更加光明,希望内蒙古有关方面给予更加有力的政策支持,让蒙古民族这一与骆驼有着特殊感情和悠久养驼史的民族能够通过养驼得到更加实际的经济利益,在感情的基础上,增加经济效益,让骆驼产业助推蒙古族地区经济文化进一步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