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陈乡,说起杨梅,大家自然而然地把话题扯到了早田坂村村民徐四法身上,凡熟悉他的人无不夸他有眼光、有胆识,把村里的一片杨梅山打理成了一片“致富山”。
今年36岁的徐四法,曾在杭州卖过菜。1996年,当听说村里有200亩杨梅山要重新对外承包时,头脑活络的他有些心动了。这200亩杨梅是1985年种植的,早就到了该出果的时间,可不知什么原因,此前已承包了两轮的户主却颗果无收。
了解这一情况后,徐四法犹豫了。这时,一起卖菜的一位余姚朋友,热心地给他当起了“参谋”,并帮他联系了浙大杨梅种植专家李教授。 徐四法:那时候,我在杭州市场上看到杨梅比较畅销,我发现我村里也有杨梅,我跟我朋友讲,讲了后,他叫我把它包下来。 承包杨梅山的决定遭到家人的反对,亲朋好友也劝他不要去捂这个“烫山芋”。但倔强的徐四法硬是顶住了压力,一次性交清了为期15年的1.8万元承包款。
忙完了承包的事,他根据朋友提供的联系方式,请来了李教授。
经过实地调查研究,不结果的“谜底”揭开了:杨梅在果期营养生长过旺,长苗过快。找到了问题的症结,徐四法信心倍增,他按照教授传授的技术,对杨梅进行了疏枝,并在次年的果期,配制药剂,抑制杨梅营养生长。这一招果然奏效,就在承包的第二年,杨梅树结出了果,这下,徐四法更是铆足了劲,他四出取经,购置相关书籍,一有空闲,便细细“啃”了起来。
有心人,天不负。徐四法的杨梅收成一年比一年好,去年,他种植杨梅的纯收入达到了10万多元,让村民们羡慕不已。今年,山上的杨梅挂果率更是高于往年,再过多一个月就可以采摘了。采访中,徐四法还告诉我们,下一步,他准备引进新品种,扩大种植规模,让杨梅山发挥出更大的效益。
杨梅的市场前景广阔,规模化种植前景看好,带动了经济效益,有着良好的发展空间。为了保证产业的发展,打破旧的种植观念,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帮助群众找到了新的增收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