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窦泾村1000多亩翠绿的雪里红丰收了。堆一层雪里红,撒一层盐,范锦良站在水泥船头往船舱里堆放从地里收上来的雪里红。
“4天之后这一船雪里红就能装坛了,估计能装200个坛子。”在岸上,一个个深褐色的瓦罐整齐地排列着,种了十多年雪里红的范锦良算了一笔经济账,“每个瓦罐大约能装40斤,按照亩产300坛,每斤批发价1元5角算,一亩地毛收入在18000元左右。”
在古窦泾村,时不时地就能看到十来个农民在菜地里收割雪里红的场景。“我们村雪里红种植面积有1000多亩,销售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装运到江苏等地的市场进行批发,另一种是雪里红深加工,制作成雪里红食品。”该村党支部书记施建华告诉记者。
“要把农膜盖严实了,千万不能有缝隙,不然雪里红容易变质。”油车港镇阿秀嫂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渭琪在基地的水泥窖边与工人合力铺着一张农用膜,“农膜把水泥窖完全隔离之后,再把盐腌制过两遍的雪里红包起来,上面还要用黄沙压实,才能保证雪里红的品质。”
据了解,该合作社现在每天的腌制量在3万公斤左右。现在是雪里红收割的旺季,像当天把在这里腌制和在地里收割的人加起来一共要60多个人。这么多的用工需求是如何得到满足的呢?“这些劳动力都是惠民农村劳务专业合作社组织派遣的,以本村范围内的农村闲置劳动力为主,既满足了用工需求,也增加了村民的收入。”张渭琪说。
合作社腌制的雪里红销往哪里?“我们公司与合作社签订了定点供应协议,对雪里红进行深加工。”在嘉兴市彩云斋食品有限公司仓库里,陈列着礼盒装、大包装、小包装等不同规格的雪里红产品,公司总经理张树良说,“目前公司产品的销售渠道以20多家方便面厂商为主,与其他竞争对手形成差异,避免了流通市场的价格战,也克服了商场超市账款回收期长的不足。”
在该公司的生产车间里,一名工人正在调试全自动产品生产线。“上料、装袋、点封、抽真空、封口、杀菌等工序一气呵成,能够节省7个人工,产量也提高到了每天5万袋小包装雪里红,更重要的是与人工生产线相比,产品质量安全大大提升了。”张树良说,“农产品如果不与深加工结合,就没办法提升产品附加值,也没办法带动农村劳务的发展。”
通过农业“接二连三”,发展“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模式,古窦泾村的雪里红不仅打开了省内外销售市场,也贯通了三个产业之间的联系,迸发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