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茴香是海原县的区域特色高效优势作物,主要种植在西安乡园河村、西安村和罗山乡麻春村。这里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质壤土;有园河和麻春河提供灌溉用水,但水量较少,每年仅能保证灌溉一次播前造墒水;年降水量400mm,平均气温6.9℃,无霜期138天。当地种植小茴香历史悠久,具有一定的栽培技术基础,尤其是西安乡园河村90%的经济收入靠种植小茴香取得。全县已基本形成了以园河流域为主的小茴香种植带。
一、效益情况
1、经济效益
2002年我县种植小茴香面积800亩,其中,西安乡园河、西安两村760亩,罗山乡麻春村40亩。实现平均亩产221.4公斤,亩产值664.2元(每公斤小茴香按市场价3.0元计),比一般粮食作物增收3-5倍。小茴香种植使圆河、西安和麻春三村的农民人均纯收入2001年达到915元,2002年进一步提高到1140元。
2、生态、社会效益
在我国中药材资源中,87%以上的药用植物均为可更新的生物资源,可这些生物资源的再生能力,在人类的大量开发利用的强大压力面前已显得十分脆弱,尤其是对野生药材的大量挖掘,严重的破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荒漠化加重,更为严重的使蕴藏量大幅度减少甚至造成物种灭绝。因而进行中药材人工栽培,不仅为贫困山区农民开辟了一条致富之路,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同时为我县种植业结构调整和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能够有效的减轻野生药材的人工采挖,恢复自然植被,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保护天然药种。为实现我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发展前景
小茴香耐旱抗盐碱,产量稳,销路宽,已成为我县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特别在干旱导致地下水量减少、水质盐碱度越来越高、土地盐渍化程度不断加重的情况下,小茴香栽培区域将会进一步扩大。按照种植业区划设计,今后我县将在西安、罗山、杨坊、双河等乡推广种植小茴香,面积达到1万亩。
三、栽培技术要点
小茴香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全生育期150天,有耐盐碱、耐脊薄、抗旱、省水、省肥、省工等特点,适宜种植在沙壤和轻沙壤土上。
1、茬口及施肥
以小麦茬最为适宜,且不忌重茬。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耕翻晒垡,白露前后浅耕耙耱,结合耕翻,亩秋施农家肥1500~2000kg。水浇地来年春分过后春灌一次,待土壤适耕时结合播前整地基施磷酸二铵5-10kg/亩。
2、种子处理及播种
播前用垦原丰产素1000倍液浸种,4月上、中旬播种 。实行膜侧栽培,垄底宽35-40cm,垄间距20-25cm,垄面用幅宽35或40cm地膜覆盖,播种宽行距40-45cm,窄行距15-20cm。亩播量1.5kg,亩保苗4.5-5万株,平均收获株数4.5万。
3、田间管理
间苗、除草是田间管理的关键环节。5月中旬结合中耕除草进行间苗,株距保持5~6cm;全生育期间视田间杂草为害情况及时拔除。
4、收获
小茴香以籽粒药用和调味品用为主,商品籽以淡绿色为上等,所以,除留种地块外收获不能过迟,一般要在完熟前7-10天收获。留种田可适当迟收,使种子充分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