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茶农业网 — 助力农村创业者走上致富之路!

小麦白粉病症状和防治措施介绍

来源:互联网时间:2023-09-06 17:25:07标签: 当前位置:黑茶农业网 > 施肥药病 > 手机阅读

对于小麦种植户朋友来说,小麦白粉病是一种非常让人感到头疼的病害,因为小麦白粉病不仅危害严重而且爆发快,如果没有及时做到正确防治,就会严重影响产量。下面一起学习小麦白粉病防治措施。

一、小麦白粉病发病原因

1.品种原因

一般来说,不同品种品种在抗病能力上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在相同的生育条件下,使用抗病能力差品种种植的小麦,白粉病发病率会更高。虽然说现在很多小麦品种都对白粉病有一定的抗性,但大部分的品种在抗白粉病性的实际能力并不太高,这是导致导致小麦白粉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2.温度原因

小麦白粉病在0-30度的环境中都可以发病,但是最适合的发病温度范围尾15-20度,当温度高于35度或者低于10度时,发病率会减少,病情发展会受抑,病害程度会减轻。

一般来说,小麦白粉病大多发生在天气温暖、湿度较大的季节,春季的3-5月温度较高、降水较多,是小麦白粉病的高发期。尤其在春季回暖比较快、湿度比较大的地区,早春时很容易爆发小麦白粉病。

3.湿度原因

在湿度方面来说,当田间相对湿度超过70%,小麦极有可能发生白粉病,但当田间相对湿度超过80-85%以上时,就会导致小麦白粉病大范围的爆发流行。这一点在正常年份降雨少、但当年春季多雨的小麦种植区,白粉病危害较为严重。

另外,在春季小麦返青拔节时,如果播种期过早、种植密度过大、郁闭不透风、氮肥使用过量的麦地,在遇到持续阴雨天气、光照不足的天气,都有可能造成白粉病的爆发流行,尤其在遇到大风时容易发生倒伏,会进一步的加重病情危害。这一点大家一定要注意。

4.施肥不当的原因

很多地方的农户仍然存在偏施氮肥、磷钾肥使用不足的不良施肥习惯。在墒情肥力较好的情况下,氮肥使用过多,会造成苗株体内养分比例失衡,小麦因过旺生长、贪青旺长、茎秆细长瘦弱、易倒伏,从而降低自身的生理抗病抗逆性,在白粉病高峰期更容易染病受害。

二、小麦白粉病症状表现

小麦在感染白粉病初期时,先会在叶片上方出现1-1.5毫米大小的白色小斑点,随着病情的发展,这些病斑会逐步发展和扩大为长椭圆性或近圆形且长有白色霉粉的白色霉斑(白色霉粉是白粉病的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在发病后期时,这些病斑会连合成片、变成灰白色或浅褐色,并出现很多针头大小的散生黑色小点粒(是白粉病菌的闭囊壳),病情十分严重时会导致小麦植株看起来从上到下整体覆盖着一层灰白色到淡褐色的霉层。

一般来说,小麦发生白粉病后,植株下部叶片比上部叶片受害重,叶片正面病斑数量比叶片背面病斑数量多,轻则造成小麦茎叶受害、发黄干枯、易倒伏,重则导致小麦植株矮小细弱、抽穗困难、麦穗籽少粒瘪,更严重者会导致小麦大幅减产或绝收,对小麦的正常生长和产量品质影响非常大。

三、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方法

一般来说,小麦白粉病防治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早发现早防治、综合立体防治”的原则,在发病早期时防治效果比较好。

1.选用抗病性强的品种

使用抗病性品种播种,是防治小麦白粉病最直接、最有效、最省钱的防治方法。此外,对于有自生麦越夏情况的地区,应当在冬小麦播种前彻底清理田间的自生麦,这样能够有效降低麦苗在秋季感染白粉病的风险。

2.播种前种子消毒杀菌

药物拌种,能够灭杀越冬残留的白粉病菌,大幅减少后期白粉病的发病率,同时还能防治其他多种小麦病害。

在小麦播种前,可以用戊唑醇、苯醚甲环唑、三唑酮、福美双、粉锈宁、多菌灵等进行拌种,比如说按照麦种重量0.2-0.3%的比例,使用15%的三唑酮可湿性粉剂均拌麦种等。

3.加强排水管理,预防田间积水过湿

在小麦生育期内,要根据小麦生育期水分需求、气候干旱情况和土壤缺水情况进行合理浇水,浇水要适量,不可在阴雨天气浇水,不可过量浇水,更不可大水漫灌式浇水,浇水可以选择晴天上午或傍晚小水勤浇,同时在春秋降水较多的地区要注意在田间挖排水沟,在雨后及时进行排水排涝,以防田间积水、湿度过大而诱发白粉病的发生。

4.适当晚播、合理密植

小麦播种要根据品种特性、当地气候、地力墒情等适期播种,尤其在白粉病发病率高、发病较重的地区,一定不可过早的抢墒播种,不仅要适期播种,而且建议采用精量半精量播种、适当晚播的方法,以此来保持田间合理密度、错开白粉病的发病感染期,进而避免小麦苗期发生白粉病害。

此外,在播种密度上,要根据所使用的品种特性和土壤肥力高低等实际情况,进行合理性密植,杜绝片面追求产量而过量播种或过密播种的不良种植习惯,以免小麦因种植密度过大、群体结构大、透风透光条件差、营养不良长势弱等原因而诱发白粉病。

5.找准时机,科学进行药物防治

在加强前期预防管理的基础上,当小麦植株的病叶率达到10%或者麦田发现有明显的发病中心时,就应当及时进行喷药防治。药物防治小麦白粉病的最佳时机:当小麦苗株根基部叶片刚出现明显集中的病斑时且暂未植株中上部叶片蔓延时,此时是第一次用药的最佳防治时机。

①在小麦白粉病发病前,可以结合小麦病虫害防治,每亩按照8-10克粉锈宁或80-100克50%多菌灵或30-35毫升25%丙环唑或15毫升30%戊唑醇或1000-1500倍10亿CFU枯草芽孢杆菌的药物用量,重点均匀喷施小麦植株中下部的叶片,每隔7-10天喷施1次,连喷2-3次,每次喷水量50公斤,以小麦叶尖往下滴水为佳,不仅能够很好的预防白粉病的发生,而且还可以兼治其他多种小麦病害和虫害。

②在小麦病发初期时或者在小麦孕穗、抽穗、灌浆三个时期时,可以按照每亩80-100克15%三唑酮或20-30克12.5%烯唑醇或者40-50克50%托布津或80-100克25%多菌灵或20-30毫升30%嘧菌酯或50-60毫升12.5%腈菌唑或2000-2500倍22.5%啶氧菌酯40%氟硅唑的用量,加配80-100克磷酸二氢钾或50克壳聚糖(或芸苔素内酯等),兑水50公斤水均匀喷施2-3次,每隔7-10天喷施1次,不仅能够起到防病抗旱、增强小麦植株抗性,而且还能起到预防小麦干热风危害的效果。在用药时要注意交替用药,以防抗性,而且用药越早、越足,防治效果就越好。病发严重、防治困难的地块,可以使用三唑酮+烯唑醇复配的方法用药,可以提高防治效果。

③在小麦起身或拔节前一周时,可以按照每亩50-80克15%多效唑兑水喷施,以此来控制旺长、矮壮苗株、增强小麦抗倒伏能力,也能起到防治小麦白粉病的效果。

对于吸浆虫和白粉病同时发生的地块,可以采用腈菌唑复配高效氯氟氰菊酯或苯甲丙环唑复配毒死蜱的方法用药,每亩喷水量50-75公斤,重点喷施小麦植株的上中部,可以起到很多好的防治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小麦白粉病防治时,应当注意交替用药,不可连年长期单一用药,否则会导致白粉病对药物的抗性逐步增强,即使是再好的药物也会慢慢降低防治的效果。

综上内容比较多,大家可以慢慢参考,如果对于防治小麦白粉病你们还有更好的建议,可以留言和广大农户朋友一起分享。

上一篇大棚茄子发黄的原因及防治

下一篇如何避免大棚土壤长绿苔呢?

施肥药病本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