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习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根源于民间开灯祈福古俗。元宵节,又称小正月、上元节、元夕或灯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
1、食用元宵是元宵节的重要传统。元宵,又称为"汤团"。吃汤圆的风俗起源于宋代。现在,北方称之为元宵,南方称为汤圆。元宵分为有馅料和无馅料两种,有馅元宵还分为咸、甜、荤、素等口味。
2、观赏花灯。然而,"元宵赏灯"的传统起源于东汉明帝时期。有一种说法是因为明帝信仰佛教,为了宣扬佛教,他命令宫殿寺庙点灯供佛。在民间,"灯"也具有祈求平安、幸福吉祥的寓意。由于"灯"的发音与"丁"相似,逐渐演变成求子添丁的意思,寓意着早生子女,保佑母子平安。所以,在元宵节期间点燃各种花灯,都是希望在新年之际祈求万事顺利、家庭平安。
3、猜灯谜
除了挂花灯,还有猜灯谜。人们把写好的谜题贴在彩灯上,供人猜谜。这样做既迎合了节日氛围,又可以激发智慧。展示了古代人民对于美好生活和聪明才智的向往。
4、逐鼠
逐鼠是正月十五的传统民俗。在这一天,人们会用米粥喂养老鼠,希望它们在这一年里不再吃蚕。如今,逐鼠已经演变成为一种祭祀活动,寄托了人们对于丰收的期望。
5、送孩儿灯
简称送灯,也称送花灯等,即在元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为“灯”与“丁”谐音。
6、走百病
走百病,也叫散百病、游百病、走桥等,是一种消灾祈健康的活动。元宵节夜妇女相约出游,结伴而行,见桥必过,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
7、踩高跷
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表演者不但以长木缚于足行走,还能舞剑和跳跃,高跷分高跷、中跷和跑跷三种,最高者一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