蝇蛆病是一种比较麻烦的病,这是因为蝇卵进入到了人体,然后在人体皮肤下面移动,如何爬行到了胃或是眼睛等重要器官会给人体带来特别大的损害,更严重的是会导致人直接死亡。
蝇蛆病是怎么得的?
主要由皮下蝇属引起,包括牛皮下蝇、纹皮下蝇及鹿皮下蝇等。皮下蝇属的发育过程分为卵、幼虫、蛹及成虫四个阶段。由于蝇的种类和习性不同,其感染方式可有以下几种:
1、蝇蛆直接产卵于人体皮肤或毛发、衣物上,当卵孵化成幼虫后穿过正常皮肤而寄生于皮下组织内。
2、蝇卵通过某种蚊虫吸吮人血时带到皮肤上,孵化后幼虫通过刺吮伤口处进入皮肤(如人肤蝇)。
3、直接产卵于皮肤创伤或皮肤溃疡中,在腐烂组织中生活(如马蝇、肉蝇),称为外伤性蝇蛆病。
蝇蛆病有些什么症状?
蝇蛆病的主要症状表现在蝇蛆对宿主或患者的机械刺激。蝇蛆身体表面的毛,钩,刺,移行等会刺激宿主的体壁。患者会感到身体里某部位有刺,痛,痒,异物感,移行感等。比如鼻蛆病患者会打喷嚏,鼻内异物感。泌尿生殖道蝇蛆病患者会感到下腹,尿道,阴道内有刺痛感,移行感,尿频,尿急,尿痛等。皮蛆病患者会感到皮下锥痛,皮下有移行感,皮下甚至可见蝇蛆移行后留下的隧道。另外蝇蛆体表带有细菌,可能引起感染。引起鼻蛆病的蝇蛆可能会通过鼻窦进入颅腔,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引起死亡。引起眼蝇蛆病的蝇蛆可能会进入眼球内部,破坏眼内组织,造成失明。一些蝇蛆会以宿主身体组织为食,如螺旋锥蝇的蝇蛆。造成的后果严重,甚至是死亡。
蝇蛆病的分类
胃蝇蛆病
由胃蝇科胃蝇属中的多种胃蝇幼虫(主要寄生于马属动物的胃内)所引起雌蝇产卵于马属动物的被毛或皮肤上,幼虫出后的蠕行活动引起雌蝇产卵于马属动物的被毛或皮肤上,幼虫出后的蠕行活动引起(或)的痒感和啃咬,从而经口感染。幼虫移行至胃后,即固着在胃壁上。寄生期约为10个月。病马常表现慢性胃肠炎,消化不良,躯体瘦弱。后期可在肛门周围出现幼虫,并随粪便落于地面,很快钻入表层土壤或畜粪中发育成蛹。在适宜条件下,约经1~2个月羽化为成蝇。寒冷地区成蝇仅见于春、夏、秋3季,温暖地区四季均有,以夏季最多。用等药物定期驱虫有一定疗效。在马匹体表喷射药物杀灭幼虫有预防作用。
皮蝇蛆病
由皮蝇科中的牛皮蝇和纹皮绳的幼虫寄生于的皮下所引起。雌虫在的四肢及腹部被毛上产卵。幼虫出后沿毛孔钻入皮下而至深部组织、咽部和食道等处,约经7个多月的移行抵达背部皮下,蜕变成第3期幼虫。此时每一虫体都会使牛的背部出现一个隆肿。翌年初第3期幼虫凿穿皮肤落于地面成蛹,再经1~2个月羽化为成蝇,春、夏之交开始飞翔,炎夏产卵。本病不但在幼虫移行过程中会造成病理损伤和出血,致使患畜生长不良,而且由于皮肤被穿孔而降低了牛皮价值。用倍硫等防治可有良好效果
鼻蝇蛆病
由狂蝇科中的羊狂蝇幼虫的侵袭所引起对羊为害严重。雌蝇直接在鼻孔内
蝇蛆病产出幼虫,迅速移行到鼻腔、鼻窦、额窦,甚至颅腔,造成出血和分泌大量鼻液,当干涸于鼻孔周围时引起困难。寄生期约10个月。翌春第3期幼虫随喷嚏落于地面并钻入表层土壤或畜粪中成蛹,约经1~2个月羽化成蝇,春、夏、秋三季飞翔。羊为防止成蝇的侵袭,常将鼻孔抵于地面或互相掩藏头部,惊恐不安,影响育肥。此外还有骆驼喉蝇和紫鼻蝇的幼虫可分别引起骆驼和马的鼻蝇蛆病,症状基本相似。可内服敌百虫,或将羊群圈入紧团的羊舍后超微喷雾敌敌畏防治。
蝇蛆病如何治疗?
1、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一般多待幼虫自行排出,或挤压肿块促使幼虫排出,排出后用氯仿冲洗肿块内腔,或用2%普鲁卡因局麻后,切开取出幼虫。
2、可试用氯喹,每天2次共服2~3周,或乙胺嗪(海群生),每天3次,共14天为一疗程。有继发感染者应用抗生素。
3、内服抗组胺剂或泼尼松止痒,止痛,减轻全身反应,降低血液嗜酸性粒细胞作用。局部用消炎止痒洗剂。
养殖蝇蛆或是养殖动物的人要特别注意,如有发现蝇蛆病最好是立马去医院检查并接受治疗,以为发生让病情加重。不过只要多注意,蝇蛆病是不会轻易发生的,这种病并不常见,相对来说还比较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