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茶农业网 — 助力农村创业者走上致富之路!

养白羽肉鸡赚钱吗?

来源:互联网时间:2023-09-06 10:21:54标签: 万套 价格 企业 白羽肉鸡 肉鸡 当前位置:黑茶农业网 > 农业行情 > 手机阅读

很多养殖户都十分关心白羽肉鸡的养殖行情,那么养白羽肉鸡到底赚钱吗?下面大家就看看以下的分析吧。

最近几年,受“速生鸡”、“H7N9”、福喜“过期肉”等不良事件的影响,中国白羽肉鸡行业遭受史上最为惨烈的打击,严重挫伤了消费信心,持续困扰产业经营者。同时,伴随着正大、泰森、嘉吉和福喜为代表的外资企业的高歌猛进,以及圣农、大用和双汇等为代表的内资企业的不断壮大,我国白羽肉鸡产业呈现出惊人的发展速度和最为激烈的竞争格局。尽管行业普遍面临盈利能力大幅下降乃至亏损的困境,仍有一些企业在继续投资扩张,通过产业链整合,提高疾病预防和食品安全水平,巩固自己的市场地位,提高市场占有率。

1、2014年白羽肉鸡产业回顾

2014年是白羽肉鸡行业首个减产之年。2009年以来,白羽肉鸡祖代鸡引种量持续大幅增长,2010年达到97.43万套,2011年一举突破百万达到111.38万套,2012年138.21万套,而2013年创纪录的达到150.80万套,近三年同比分别增幅为14.31%、24.08%和9.10%,产能持续增加导致产销严重失衡。因此,白羽肉鸡联盟召开祖代鸡减产会议,通过协商达成了减量共识,签订了《2014年祖代种鸡引进数量承诺书》,确定了2014年祖代鸡引种量减至121万套,减少21.51%,2014年商品肉鸡饲养能力约为64亿只,比2013年的80亿只减少20%以上,但是上半年的鸡肉消费远远没有达到预期,时至2014年下半年,为了进一步解决产能过剩问题,白羽肉鸡联盟再次召开专题会议,于7月6日达成并签字确认了《621北京共识》,在引种量减少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减产,确定了各祖代鸡企业的淘汰数量和比例,并于7月8号开始具体实施淘汰减量,此次淘汰7.4万只减量约12%,为行业复苏创造了条件。但11月以来,H7N9疫情的再次袭来给将要复苏的行业迎头一棒,产业链各环节销售价格持续低位徘徊,消费不振,价量双双受挫,致使白羽肉鸡产业盈利能力大幅下降,一条龙企业产值骤降、库存暴增,行业普遍出现亏损状态。

另外,鸡肉产品一直处于初加工水平,深加工处于弱势发展之中。多数企业因定位不清,鸡肉产品的市场营销少有企业问津,大多数企业局限在为肉制品企业或宠物产品类深加工企业提供原料,甘愿做低端的原料生产和供应商,或一定程度上依赖洋快餐的发展上。但这些利润丰厚、自得其乐、稳步发展的下游食品工业企业,在我国鸡肉消费环节的拉动力远远不够。据统计,今年的快餐业全面萎缩,虽然开店数有所增加,但是总的消费量与2013年基本持平;另外,国内大型食品加工厂的采购量及价格降至近4年的新低,价格和用量分别下降13%和11%。另外社会消费也因各种原因持续低迷,2014年白羽肉鸡鸡肉消费量不足全国肉类蛋白总消费量的15%,本年度人均6.5kg鸡肉的消费水平还未达到产业供应能力的70%,这不应该是30多年白羽肉鸡产业发展应有的结果,产业全面处于低迷状态。

2、白羽肉鸡产业的盈亏情况分析

(1)祖代企业。

供需失衡导致下游亏损:2012年祖代引种135万套,2013年祖代引种154万套,具有年产7 000万套父母代种雏的能力,由于出现严重的供过于求,祖代企业不得不以年均7.14元/套、亏损11.66元/套的史上最低价格,向广大父母代企业强行销售了6 400余万套父母代种雏,最终导致父母代种雏和商品代种雏都供大于求的矛盾,从2012年6月份开始,一直持续到2014年。严重的过剩使得整个产业链,尤其是中上游环节持续处于亏损之中。

销售失去理智混乱竞争:由于父母代企业强打精神,只能接受祖代产量的70%左右,因此,祖代企业间的竞争似乎在所难免。“只为把鸡卖完”的魔咒禁锢了祖代公司销售主管原本已经失去目的的头脑,竞争延续了2012年6月份以来的各种手段,以远低于成本价销售为主旋律,价格一度跌至5元/套左右,即使是在商品雏价格较好的4~5月份和8~9月份,父母代种雏价格还在上演着每套7元左右和12元左右的低价。1—12月份,父母代种雏平均售价9.63元/套,除100%销售率且不参与价格竞争的北京家育之外,其他所有外销父母代的祖代企业巨亏在所难免。

白羽肉鸡联盟与减产:因长达20余月的巨亏,部分祖代企业在继2013年下半年提前淘汰祖代鸡和减少了1~2批次引种之后,2014年进一步采取淘汰减产的措施。尤其是2014年1月8日白羽肉鸡联盟正式成立后,为了行业健康发展,联盟从产业源头祖代的产量和引种量控制做起,一方面组织各祖代企业商定签字确认减少2014年的总引种量,另一方面从祖代企业现有产能减量入手,达成进一步实施提前淘汰的减量共识,并于7月份组织现场监督减量,除北京家育之外的各祖代企业再次减量10%。最终,因各祖代企业自发或被动淘汰了2013年3月份之前所引祖代种鸡,加上2013年4—12月份引种量的自觉缩减,我国祖代“在产量”已经进入120万套以下。

调整思路恢复价格:在联盟倡导不低于成本价销售的情况下,祖代企业逐渐明白了“15元卖1套,比6元卖2套划算”的基本道理,随着4—5月份和8—9月份两次商品雏高峰价格的刺激,5月份后父母代种雏销售价格逐渐得到恢复,结束了连续14个月售价在6元/套左右徘徊的时代,整体进入10元/套以上时代。

(2)父母代企业。

供应与需求——供大于求:2013年采购的6 400万套父母代种鸡,其产能可达70亿只以上商品雏,如果能够全部投放到鸡舍,国内商品肉鸡舍的利用率将超过80%,但占全国商品肉鸡饲养总量约70%的社会肉毛鸡饲养企业,因为2012—2013年毛鸡价格大起大落,2014年,几乎50%企业抱定了“不见利润不养鸡”的信念,观望甚至退出了行业。所以,仅靠一条龙自养肉鸡和合同肉鸡饲养企业,肯定不能够消化70多亿只的商品雏鸡。

解决供求矛盾——淘汰和换羽:因为2013年11月份到2014年2月份低迷的市场需求,在亏损50%的情况下,大部分企业在不同的时间,一方面淘汰或部分淘汰2012年11月到2013年3月份2500余万套50周龄以上种鸡,另一方面对2013年2—5月1 900余万套40周龄以上种鸡实施部分换羽。从持续3个月4元/斤以下老龄淘汰鸡的价格和销售到屠宰场这一渠道分析,2014年1—3月份应该淘汰900万只左右和换羽300万套左右的在产种鸡。正是由于约30%~40%在产鸡的淘汰和换羽,换来2014年3月下旬到5月下旬间商品雏的第一波为期2个月的盈利高峰,月均售价2.8元/只左右,销售利润16%,当期最高售价逼近4元/只。但好景不长,随着2013年10—12月份约1 600余万套种鸡相继进入产苗高峰,2014年2—3月份400余万套换羽种鸡也陆续进入高峰出苗期,加上2013年6—9月份2 200余万套种鸡还在产苗,所以共计约超过3 750万套以上的在产种鸡,每周提供约1.28亿只以上的商品雏,供大于求矛盾明显,使得每年5月中下旬到7月上中旬的商品雏销售淡季淡上加淡,6—7月份苗鸡价格再次降到成本线以下,一度低于1元/只,部分企业甚至开始“拉毛蛋”和卖“菜蛋”。

产能——再淘汰和换羽:为了保住短暂的收获,7月份部分企业再次减产和换羽,2013年6月份之前所引种鸡,因老龄淘汰鸡从5月份6元/斤以上的价格直线下降到4元/斤出头,约500万套以上50周龄以上的种鸡被密集淘汰,另外还有约200余万套再次被换羽。

福喜事件对售价的影响——本年度商品雏销售的第二轮高峰:伴随着“福喜事件”的积极影响和终端零售商季节性备货,鸡肉价迅速回升,屠宰场冷库几乎腾空,间隔约3个月的大幅减产减量,在本就该出现的年度第二轮商品雏销售高峰到来之时,商品雏价格厚积薄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众多刚要进鸡的肉鸡饲养户眼前,犹如刚刚开盘的股市,红色的数字不断跳动。商品雏和种蛋的价格,在夜幕和睡梦中、在闲谈和笑声间、在鸡舍到孵化厅的路上迅速上涨,并一度直逼5元/只,但最终理智战胜了疯狂,价格逐步回调,并在9月份大面以稳为主。

疫情的影响:进入第四季度,随着H7N9高发季节的到来,各地相继报道了几十例疫情,给本来即将复苏的行情当头一棒,产业链各环节的价量全面下滑,产值均低于成本线,产业面临亏损局面。猪肉价格的压制: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近日全国生猪价格已跌破14元的成本价,近2个月来全国生猪价格跌幅达约15%。由于生猪产能过剩,需求相对疲软,价格持续低迷,据权威信息显示,2014年1月上旬,24个省生猪价格与2013年12月下旬相比,下跌7.2%,延续了自2013年12月中旬以来的下跌行情。此外,猪粮比价也随之大幅回落至6.06:1,仍处于6:1的盈亏平衡点之上。仔猪价格也再次下降,均价为28.33元/公斤,周环比下降2.3%。

3、2015—2016年白羽肉鸡产业展望

未来两年白羽肉鸡产业到底走势如何?产业能否自律以期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下面从处于产业上游、关乎产业供应能力或发展体量且亏损巨大的祖代和父母代层面,从供应分析和定价理念入手,予以剖析,以期给产业些许建议。

(1)祖代引种量和父母代量价变化与走势。

2014年白羽肉鸡联盟的成立承担着行业发展规划责任,限制祖代总引种量,加之部分祖代企业经营困难,自觉减产,确定祖代引种量计划为121万套。根据2014年的经营情况,产能仍然处于高位状态,联盟再次做出减量决策,确定了2015年的引种计划为108.9万套,预计2016年度仍将把祖代引种量控制在120万套左右。

2009—2013年祖代引种量增长了约65%,尤其是2011年第四季度后引种量明显上升,2012年引种量达到135万套新高,2013年第一季度引种量更是高达54万套,上半年引种量89.6万套,几乎与2009年全年相当。全国祖代无节制增量,使得2011年父母代产销量超过了5 000万套,2013年更是超过了6 000万套,当年销量达到6 400万套。

由于2014年祖代引种量下调,第四季度乃至2015年全年,如果无大批换羽生产,2015年产销量肯定低于2011年,父母代种雏将处于供不应求状态,某些月份更为明显。这样的情况预计会持续到2015年晚些时候。预计随着2015—2016年的理智引种,2016年父母代产销供应将有所恢复,供求相对平衡,但会出现阶段性不足。父母代种雏价格将在合理利润水平维持。

总之,在鸡肉及鸡肉产品的消费梗阻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之前,控制祖代和父母代产能产量,不失为一种明智的经营之道。但是,对于处于上中游的养殖企业而言,无论是祖代企业,还是父母代企业、肉鸡养殖企业,都有其减少亏损和盈利的机会和措施。肉鸡养殖企业基本上长期处于盈利状态,父母代企业在历经两轮惨痛“淘汰减量”之后,也已经出现了两次约4个多月的盈利时间,祖代企业将抛开低价倾销独占市场的赔钱做法,改变曾经错误生产经营理念,以销定产,通过控制引种量和当期淘汰“在产祖代鸡”以减量的举措,也能够减少亏损,甚至做到某些月份开始盈利。

(2)商品雏鸡量价变化与走势。

父母代种雏的产销量关系到8个月后商品雏鸡的供应量变化。继2010年销量突破50亿只后,2013年商品雏鸡销量一举突破60亿只。但由于肉鸡养殖企业不赚钱不养,倒逼父母代主动减产,预计2014年商品雏销量将达到65亿左右。因祖代在2014年淘汰减产和联盟控制祖代总引种量举措得到落实,预计2015—2016年商品雏鸡销量将稳定在60亿只以内,供求关系相对基本平衡。但由于2014年第三季度后父母代销量降低,将导致2015年5月份以后商品雏出现阶段性短缺问题,第四季度后可能回稳,但总体看来,2015年商品雏供应基本处于相对短缺状态,供求矛盾将成交替出现态势,如不加以控制,2015年雏鸡利润会在30%左右波动,当然随着饲料价格的增长,雏鸡利润将回落至20%左右。如果食品加工企业对鸡肉需求加大,消费明显增长,且无大病流行的话,2016年商品雏供应将成相对平衡态势。

(3)祖代企业经营理念的转变。

种鸡和鸡苗的定价多采用需求定价方式,也就是所谓的随行就市,一定程度是想卖多少就卖多少,或能卖多少就卖多少,因此价格波动较大。考虑到疾病等因素,养殖行业确属高风险行业,15%的平均利润是应该获得的,尤其是养殖行业的种业,20%~25%的利润是有必要的也是合理的,如祖代所产父母代种雏,全年价格25元/套左右小幅波动是可行的。但如果大家都追求过高的利润,例如30%以上,将会引起行业外资本的追随,如过去煤炭、房地产和一些投资公司,短期内快速介入肉鸡养殖产业,必然导致产业发展迅速失去平衡,种雏和商品雏价格必然会大起大落。

因此,提请各养殖企业,尤其是祖代企业,一定要通过提前适度调整产量,以保证稳定价格体系和利润。即使计划出现失误,短期产量明显增加,如果抱定100%销售的错误做法,必将导致价格下降和价格体系崩塌,此时当以价格稳定为主,不要贪得一时而打破价格体系,最终失去的不仅仅是责任和诚信,还会有整个产业链的连锁反应,产业损失远大于某一家企业的损失。

(4)需要说明的特别因素。

因北约和欧盟对俄罗斯的制裁进一步加强,俄罗斯肉类进口改道亚洲地区和南美地区的非北约国家。俄罗斯猪肉和鸡蛋进口将以中国为主,8月份已经开始从双汇集团下属东北地区的2个公司采购。鸡肉除了从泰国和巴西购买外也部分转向我国,目前也已与辽宁丹东的成三禾丰禽业公司洽商采购鸡肉事宜。大量的外部需求必将进一步使得2015—2016年的供求关系发生倾斜,业已显现的供不应求局面将进一步明朗,这也预示着2015—2016年我国肉鸡产业将有可能比2011年盈利更好。

(5)屠宰企业。

屠宰加工企业中,鸡肉产品一直处于初级加工水平,高附加值的深加工项目由于受近几年行业的效益不好而处于弱势发展之中。另外多数企业因定位不清,不重视鸡肉产品的市场营销和市场策略,大多数企业局限在为肉制品深加工企业提供原料,甘愿做低端的原料生产和供应商,或一定程度上依赖洋快餐的发展上。因此,屠宰企业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定位和经营方针,在管理精细化的同时,做好鸡肉产品的营销管理工作,挖掘企业潜力,规划和调整产品策略,不断提高深加工产品的转化率,以高附加值产品来弥补和抵御市场风险。

上一篇养白羽肉鸡的市场前景

下一篇香猪肉多少钱一斤

相关文章:

农业行情本月排行